当前位置:首页 > 经书文稿 > 正文内容

《药师经》16 (药师法门共修)


药师法门共修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各位师兄,大家好!今天是星期二,又回到了二群,很高兴我们一起来学经。

【于其国中,有二菩萨摩诃萨,一名日光遍照,二名月光遍照,是彼无量无数菩萨众之上首,次补佛处】

释迦牟尼佛说:在药师佛的佛国,也就是「净琉璃世界」这里,有两位著名的菩萨摩诃萨:一个叫「日光遍照菩萨」;一个叫「月光遍照菩萨」。

这两位大菩萨是其他无量无数菩萨大众们当中的上首。他们是修得最好的、是真正的课代表、是候补佛(一生补处菩萨)、是未来佛。

我们知道「西方三圣」是指的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以及他的两位协侍菩萨「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合起来是「西方三圣」。

「东方三圣」——中间的是「药师琉璃光如来」,以及他左手边的「日光遍照菩萨」和右手边的「月光遍照菩萨」。

以前,我们在讲到「极乐世界」的时候也提到:(说)「阿弥陀佛」涅槃之后「观世音菩萨」成佛,那个时候的极乐世界叫「一切珍宝所成就世界」(变得更美了)。 

「观世音菩萨」所成就的佛叫「普光功德山王如来」,也叫「遍出一切光明功德山王如来」;这个佛灭度之后,「大势至菩萨」次补佛位成佛;「大势至菩萨」成佛后,「一切珍宝所成就世界」名字也变了(变得更美了)。

(也是类似的)在「药师琉璃光如来」的这个佛国——如果未来「药师佛」涅槃了,就是「日光遍照菩萨」先成佛,当时这个佛国的名字也变了,也变得更美了;「日光遍照菩萨」所成就的这个佛涅槃之后,「月光遍照菩萨」次补佛位,这个佛国又进一步地更美(未来的总是会比现在的美)。

【悉能持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正法宝藏。】

释迦牟尼佛说:「日光遍照菩萨」和「月光遍照菩萨」修得很好。「悉能持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正法宝藏」,他们能够很好地受持和继承他们的导师「药师琉璃光如来」的一切正法宝藏。药师佛讲的法,这两位菩萨领受(吸收)得最好,他们能够把药师佛的正法传下去(这个很重要)。

药师佛不是时时刻刻都示现透明的琉璃身或者蓝色,他也常常示现是金色的。而他左手边的「日光遍照菩萨」和右手边的「月光遍照菩萨」,大家知道是怎么来的吗?是有一次「药师琉璃光如来」在打坐的时候,看到众生的疾苦(哀悯众生),流下了眼泪。他左眼的眼泪幻化成了「日光遍照菩萨」,右眼流的眼泪幻化出了「月光遍照菩萨」(是这样来的)。 

所以相对药师佛来讲,「日光遍照菩萨」和「月光遍照菩萨」他们的身体更加清盈剔透,而且这二位菩萨非常谦虚(低调),他们无数世生活在药师佛的应化身身边,一直都做着辅助性的工作。 

就好像「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曾经做过「阿弥陀佛」的孩子一样,「日光遍照菩萨」和「月光遍照菩萨」也曾经在过去世做过药师佛的孩子,也做过他的弟子。有一世,药师佛是人间的一个将领,当时「日光菩萨」和「月光菩萨」是他的手下。 

我们学习很多佛的故事,自己也开始能够看一些过去世的因果关系,我们就发现:不管入胎之迷怎样强硬地想要把我们分开,那个累世的业缘总会超越一切地、很固执地把我们又组合在一起。这种累世的业缘就像血缘关系一样,是断不了(很难断)的。

每当我们想到「日光遍照菩萨」和「月光遍照菩萨」是药师佛眼泪化身的时候,可能大家都会比较感动。所以今天晚上的禅修课,大家听「药师圣号」打坐的时候,可以观想「日光遍照菩萨」和「月光遍照菩萨」(可能你打着坐眼泪都会流下来),因为他们是悲悯心的流露。

我们在第一期的禅修课上,有一节课叫「月光佛」。那节课大家有时间可以复习一下——那种时时刻刻低调地陪伴,关键时刻就出手,之后你的生活境遇一旦有改变(获得了喜乐),他就会消失不见(就会退远)。这种完全无私、不求回报的奉献,我们仔细去领悟。

很高兴在百度里能够找到关于「日光遍照菩萨」和「月光遍照菩萨」的这两张这么美的图片,单单是看一下他们的形象,我们的内心都会得到极致的净化。

【是故,曼殊室利,诸有信心善男子、善女人等,应当愿生彼佛世界。”】

释迦牟尼佛说:文殊师利,所有有信心的善男子、善女人,都应当发愿往生到药师琉璃光如来所在的「净琉璃世界」。

这里强调「有信心」的善男子、善女人。其实,我们选择皈依哪个佛(去哪个佛国),这一切也都是由过去世业缘牵引而来的,你任何的决定和选择都不是偶然的。有的师兄特别爱极乐世界(爱到发狂),天天都想着去,甚至恨不得早点往生去的都有(那都不是偶然的)。

那么,我们这些特别喜欢药师佛、特别喜欢净琉璃世界的师兄,我们过去无量世跟药师佛、跟他的两位胁侍菩萨以及净琉璃世界,也都有种种密切的联系。

在去年,一个师兄发给我一段视频,大概意思是说:有一个地方举办亲子活动(很多妈妈参加),让孩子蒙上眼睛找妈妈,结果每个孩子都找到了他们的妈妈(有的速度非常快)。有的妈妈很激动(惊奇),说:这孩子蒙着眼睛,怎么一下就找到我了?网友评论就说:可能有的小孩儿开着天眼呢。但是最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就是母子之间这种血脉的相连是难以违抗的。

所以,(兜兜转转)不管我们绕多少个圈,总会找到我们必定要去的那个地方。就像我们一生中,不同的时期会遇到不同的人一样:有的交往一段时间挺好的,不久就散了;有的一直陪伴我们到最后。陪伴我们一辈子的亲人和朋友也是为数不少的(这些都不是偶然的),你要是看轮回(一世又一世地推过去一看),过去世(无量世)都陪在身边,就是不一定以什么样的形式陪伴着(甚至有一世你是棵大松树,他就是你树底下的蘑菇,他也那样执拗地陪伴着你)。

看到这一切,我们其实非常感动,这种感动也带来一些温暖——我们会更加珍惜我们身边的这些人,好好地对待他们;来到我们身边的这些缘,我们都把它当作是善缘,好好地去转化。最后大家一起到佛国(多好)。

【阿难!又彼定中诸善男子,见色阴消,受阴明白,胜相现前,感激过分,忽于其中生无限勇,其心猛利,志齐诸佛,谓三僧祇一念能越。】

接下来,我们还是继续复习《楞严经》五十阴魔部分(讲到‘受阴区宇’了)。佛陀说:阿难,在修习禅定的过程中,这所有的善男子们(一切修行人的总称,也包括一些女师兄)说:我们总修禅定,有的时候‘色阴区宇’消尽了,我们闭上眼睛看到一切处朗朗然,来到了‘受阴区宇’的时候,有很多殊胜的景象经常现化在眼前(总是去佛国呀、看到周围变成七宝色呀、或者佛在空中讲法、或者你跟菩萨对话之类的……),总是看到这些殊胜的景象。

有的时候激动过分了「忽于其中生无限勇」,觉得自己真是修得太快了(是成佛了吧),怎么总是看到这些殊胜的景象……我们的心会很猛利(一方面激动,很自信;同时又有点傲慢),就觉得自己快成佛了,怎么周围总是这样子的(跟其他人不一样),我是不是已经跟诸佛站在一起了?据说成佛要三大阿僧祇劫,我怎么这么快(一念之间)就超过了三大阿僧祇劫了呢?

【此名功用 ,陵率过越,悟则无咎,非为圣证,觉了不迷,久自消歇。】

佛陀说:这是因为你密集地用功(一段时间内非常精进),阿赖耶识里就显这些殊胜的相出来。你要明白:我心里装的都是殊胜的种子,它就显示殊胜的相(很正常)。 

你千万不要觉得看到这些殊胜的景象,我就成佛了。「觉了不迷,久自消歇」,你如果意识到了‘这仅仅是我识心的显化’(对照‘六度’细细地分析,还有很多没做好的;或者复习一下《菩萨善戒经》,一对比就知道跟佛还差很多),我还没成佛呢(只是境界好),境界好不能说明我成佛了。

成佛不是只看‘六度’的‘一度’,不是只看禅定的。你有大神通、天天跟佛对话、天天去佛国,你就成佛了吗?错!那只是‘六度’的‘一度’(还有‘五度’呢?),你得看看其他有没有欠缺。

【若作圣解,则有狂魔,入其心腑,见人则夸,我慢无比,其心乃至上不见佛 ,下不见人。失于正受,当从沦坠。】

有的人他不重视‘六度’(学的经很少),尤其《菩萨善戒经》根本听都没听说过。这样的人一旦自己的境界很好(总是打坐,去佛国与佛对话之类的),就有一种狂魔(傲慢的魔)入到他的心里了,他见到谁都夸(觉得自己很了不起),见到谁都趾高气扬的样子「我慢无比」。

一个人骄慢不骄慢(其实我们很敏感),你看他的眼神、听他的声音(语气),你都能感觉到这个人是否傲慢。他自己是没感觉的(他不觉得),如果他知道自己傲慢,他就傲慢不起来了(他自己是不知道的,见谁都自我夸口)。

甚至傲慢到什么程度呢?佛在他眼里都不当回事儿了,他觉得自己比佛都厉害(上不见佛,下不见人,众生更不在话下),他眼睛里只有他自己,觉得自己最厉害(那肯定是不对劲儿了)。「失于正受」,他已经不在正定当中了。 

「三摩地」正定,是一种淡然的空有圆融的状态,是很淡定的(没有自卑、也没有狂傲),这是「正受正定」;你一旦狂傲了,连佛都有点瞧不起了,那是不是很恐怖啊?你就从这里开始坠落了。

所以我们能够发现,越是真正的高人越谦虚(你把他放得位置再高,他都很谦虚)。你看我们学习《华严经》或者其他经——无量菩萨来拜见佛、不停地讲说偈颂赞美佛的时候,佛会欣喜若狂、趾高气扬吗?不可能!他只是很淡定,很镇定。

真正的高人,你把他放得再高,他都不会傲慢;反而是低处的人,夸他两句就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这很恐怖)。

【又彼定中诸善男子,见色阴消,受阴明白,前无新证,归失故居,智力衰微,入中隳地,迥无所见,心中忽然生大枯渴,于一切时沉忆不散,将此以为勤精进相。】

释迦佛讲的都是我们修行人常见的这些景象、境界、经常遭遇的状态……非常实用。佛陀说:修习禅定的这些修行者,有的时候‘色阴区宇’突破之后来到了‘受阴区宇’。因为‘色阴区宇’一旦突破,你很容易突破维度的限制(想看什么像玩儿一样,很容易跟佛菩萨沟通),这个时候是容易起‘我慢’的。

但是也有一种情况,就是「前无新证,归失故居」,总在这个阶段,好像卡住了(到瓶颈了),修不上去了……天天就是这些(不是在佛国、就是跟佛菩萨对话),也没有更新的东西了……前进不了,往后退也退不回去了。

「智力衰微,入中隳地」,修着修着(瓶颈之后)「迥无所见」,在这儿打坐,想见什么一片空白(什么都没有了),心中突然感觉升起了大的枯渴:难道我退转了?或者说修到底就是这样毫无生机?这个阶段很多师兄也会有。

「于一切时沉忆不散」,这个时候因为你发掘不了新的东西(新的领地)了,也无所谓新的领悟了,现在回想起来的都是过去证得的一些东西。有的人也可能在这儿想:可能我太精进了,修到顶了吧?(到山顶了)再往上就是虚空了。 

【此名修心无慧自失,悟则无咎,非为圣证。若作圣解,则有忆魔 ,入其心腑,旦夕撮心,悬在一处。失于正受,当从沦坠。】

佛陀说:这种瓶颈阶段也很正常,这是「修心无慧自失」。你那个本具的智慧没有完全地敞开,它在某一个点那儿绽放的时候,你很惊艳那个点的风光;但是绽放完几个点之后,没有新的东西了(暂时性地枯竭了)。这说明什么?修行还没到位。

真正的佛是没有枯竭的,他的智慧是源源不断的,境界也是源源不断的(没有枯竭感)。当然,佛如果入四空定:像「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入到这几个定的时候可能也会空,但不是那种让自己感觉耗竭的青黄不接(不是这样悲凉的感觉)。

大家如果知道,这说明还是要继续用功,可能‘六度’中的其它‘五度’再加把劲儿,就能促进禅定上有新的进展(你这样想是对的);不要以为你修到顶了(不能再上去了),除了去佛国也没别的了,然后把这儿当成了终点站,那就有「忆魔入其心腑」。

这个时候,如果把这个中间阶段当作是终点站,就有「忆魔」(总是回忆过去的魔),总是看着自己过去经历的境界、证得的东西,白天晚上的把心悬在过去的那些辉煌里面……这样,他就失去了正定,从这里开始坠落。

在修行上,我们要么就是保持不动;要么就是上升;要么就是坠落。只有这三种可能。

我们怎样突破这个瓶颈阶段呢?还是建议大家复习《菩萨善戒经》,找一找自己内心还有没有一些隐藏的漏洞或者裂缝(补足它)。你真的能够发现:‘六度’当中其他‘五度’的任何进展,都会使得你的禅定境界上升。‘六度’是一个整体(不能分割),你不要把它割裂开。这里遇到了瓶颈,就在其他地方补;其他地方补上了,回来一修禅定又上去了(就是这样的)。

【又彼定中诸善男子,见色阴消,受阴明白,慧力过定,失于猛利,以诸胜性,怀于心中,自心已疑是卢舍那,得少为足。】

接下来,释迦佛还讲:修习禅定的这些修行者,到了‘受阴区宇’之后「慧力过定,失于猛利」。这些众生他的智慧力超过了定力,无穷无尽的智慧像火山喷发一样喷涌出来(过于猛利了),使得这个修行者就感觉:我是不是已经是「卢舍那佛」了?我是不是已经圆满报身了?我怎么这么多无穷无尽的智慧呢……你一旦在这里得少为足,那又危险了。

【此名用心亡失恒审,溺于知见,悟则无咎,非为圣证。若作圣解,则有下劣易知足魔 ,入其心腑,见人自言;我得无上第一义谛。失于正受,当从沦坠。】

这种是什么情况呢?可能是「用心亡失恒审」,就是你在自己精进的过程中,或者修学法理的过程中失去了觉观,沉溺在头脑的知见(法理)里边儿,你阿赖耶识仓库里输入的都是法理,所以它显的也都是法理。

你看爱学法理的那些修行者,做梦(说梦话)都是法理,无穷无尽的法理涌现出来。心这个空仓库就是这样,你输入什么就显化什么,你了解这一点(明白这么回事儿),就不会把这里当作是终点站;但你要是把这里当作终点站,觉得我也是像「六祖慧能」一样,「弟子心中常生智慧」了,源源不断,不得了了(不用修了),到顶了……你要是这样的话,就有「下劣易知足魔 ,入其心腑」。

「下劣易知足魔」,就是你在这儿就满足(知足)了,但是这儿还是挺低的境界呢(你就知足了)。这个魔一旦入侵你的心腑,你更不想学其他的了(就觉得自己世界第一),看到谁都说我得「无上第一义谛」(你们都不行,我早证悟了)、(见到谁)讲的都是「达摩祖师」的那些东西(感觉那都是我实证)、经也批、看到谁打坐也去嘲笑、看到谁持戒也去嘲笑(就他最厉害)……这时候的感觉就是“自己是无上第一的”。

这个时候怎么办呢?大家要注意!如果你感觉你开始傲慢了、周围有些人也讲你傲慢了,你就要反观自省是不是真的。虽然你这么不想学佛经,我们还是劝你再学学;或者你看看《华严经》,再对照一下自己……在这儿傲慢得不得了的时候,很多「华严境界」你看上去还像看天书一样呢。

所以如果我们遭遇到这样的情况,或者周围有师兄遭遇到了,我们要了解——这又是不定期的傲慢产生的,一定要想办法让他终止这种傲慢。不然的话,就会从正定中跌落下来。我们修行,上台阶挺不容易的(一上上一个或者好长时间上一个台阶),跌落可是太容易了(一下子下好几个)。但如果你原来程度已经在挺高的台阶了,你通过在‘六度’的其他‘五度’用功,或者学一下《华严经》之类的,你还能一下再飞到原来的高度(飞上去也挺快的)。

今天释迦佛讲的‘受阴区宇’的这几种情况,总的来说就是要我们注意‘六度’的平衡,不要得少为足。当不定期的傲慢出现的时候,我们要保持警醒,多多地复习《楞严经》也是非常好的(就相当于照镜子),一照就知道我是不是又有点儿不对了、不正了、偏了、邪了…….

今天就先讲这么多,晚上的禅修课依然是听着「药师圣号」。听着「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名号,如果你想见「日光遍照菩萨」或者「月光遍照菩萨」,有一些功底的师兄是可以看到的;暂时还不能看到的师兄,你就把自己完全地沉入到佛号里面,什么都不想就可以了。功夫用久了,自然该显化的它就显化。

你想,有的师兄轮回这么多世都没有修过了,突然在阿赖耶识里放几天佛号就力求显佛国,这也不大现实。你至少得修一段时间,大家不要焦躁(着急),跟每一个昨天的自己去比对一下,今天又进步了,那我们就为你点赞。


温馨提示

在手机下载‘蜻蜓FM’,搜索醍醐学院,找到专辑‘药师法门精修’,可以聆听到更多与药师法门相关的音频。


醍醐学院所有音频、文稿等下载地址:

1、企业微信网盘(推荐):https://drive.weixin.qq.com/s?k=AMEAKAdgAG0gCCJ0wD

不用再申请下载权限了,打开链接即可下载,非常方便。

2、自建网站网盘:http://pan2.rukongmen.com/#s/8G7dNRig

以上链接可下载也可在线收听,推荐用电脑下载。此信息可转发法布施。

本文链接:https://tihuxueyuan.net/post/2046.html

相关文章

80卷《华严经》▏要点复习004

80卷《华严经》▏要点复习004

《华严经》要点复习004CELEBRATION---------醍 醐---------?华严境界,真实不虚...

【随缘分享】醍醐老师鼓励大家发“大愿”

【随缘分享】醍醐老师鼓励大家发“大愿”

醍醐随缘分享 醍 醐 学 院醍醐老师鼓励大家发“大愿”Tihu Buddhist Institut...

《华严经》275(第八〇卷)入法界品 第三十九之二十一(下)

《华严经》275(第八〇卷)入法界品 第三十九之二十一(下)

▲点击上面“醍醐禅院”关注我们!八十卷《华严》的最后一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普贤菩萨(普贤王如来)所讲的偈颂。【...

《华严经》274(第八〇卷)入法界品 第三十九之二十一(上)

《华严经》274(第八〇卷)入法界品 第三十九之二十一(上)

▲点击上面“醍醐禅院”关注我们!上节课讲到,要是能够听闻普贤菩萨的名字,或者说见到普贤菩萨的身形,这样的众生...

《华严经》272(第七九卷)入法界品 第三十九之二十(上)

《华严经》272(第七九卷)入法界品 第三十九之二十(上)

▲点击上面“醍醐禅院”关注我们!上节课,弥勒菩萨告诉善财童子,说就着相讲,他是从摩罗提国来的……【善男子,我...

《华严经》271(第七九卷)入法界品 第三十九之二十

《华严经》271(第七九卷)入法界品 第三十九之二十

▲点击上面“醍醐禅院”关注我们!上节课讲到,善财童子在「毗卢遮那庄严藏大楼阁」中入定了……【尔时,弥勒菩萨摩...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