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书文稿 > 正文内容

华严经精修-006


各位菩萨们,大家好!在《楞严经》中有这样一段话:

【其中若有善愿善心护持我法,或护禁戒,随持戒人,或护神咒,随持咒者,或护禅定,保绥法忍。是等亲住,如来坐下。】

这段经文的意思是:什么样的众生真的能够来到如来法会的现场呢?是那些有善愿、有善心的众生,是那些护持佛法的众生,是那些好好地守护禁戒、持好戒的众生,他也会随着持戒人而行。

 

首先判断这个人是不是善知识,先看他持戒怎么样。如果持戒还可以,确信至少不会着魔,那就跟随他学。有一些人在持戒的基础上,还爱学习一些佛陀的咒语,经常地持咒。你跟随这些又持戒又经常持咒的人去修行,也是比较放心的。那更好的就是又能持戒、平常又经常地持咒(当然,佛号其实也是一种咒语),是短短的咒语,然后又能修习禅定,那就更好了。持戒,加念咒、念佛,加修禅定,这样的话,你会经常地安住在「无生法忍」的境界,你就会亲住如来座下,你就会真的得以亲近佛,见到佛,听佛讲法,或者直接在定境中就来到如来的法会现场。

为什么今天课前先讲这些内容呢?因为《华严经》法界实相的第六节课是帮助我们入禅定的一节课。什么是禅定呢?心一境性,心要静、定下来,可以说与道合一,或者讲止观双运(止息妄念,观其实相)。


今天的第六课的音乐,喧扬华美的音乐,可以帮你涤除所有的妄念,帮助你契入到佛的境界。其实修禅定的方法很多。止息妄念、观其实相的方法其实很多,拜佛、念佛、诵经、抄经、听经,或者经行等等方法都可以。但是如果方便契入「华严境界」的话,最好还是打坐来听,或者是坐在椅子上,坐直身体,闭上眼睛,是很容易契入的。


昨天课下也跟一个师兄讲,说你学佛多年了……很多师兄学佛很多年,但是都不知道天龙八部长什么样子,这是不是很遗憾?我们整天学经、诵经,开场就是天龙八部都来了,人非人等都来了,长什么样不知道,那很遗憾!但如果你经常地打坐,听《华严经》,能够帮助你看到高维度的一些景象,就看到原来阿修罗是这样的,乾闼婆是那样的,就看见了。以后再读经,就当下来到法会现场,那真的是在如来座下听经的感觉。

在《大正藏》里面,还有一部经叫《大萨遮尼乾子所说经》,第二卷里面,释迦牟尼佛曾经用偈颂来赞叹「禅定波罗蜜」。这偈颂我们来看一下:

 

【欲修无漏智,出离欲淤泥,灭除诸业障,禅定最第一,禅定难思议,是诸佛境界,二乘诸凡夫,三昧不能知,大地诸山海,劫火能烧除,若心住禅定,安隐无损害。】

欲修无漏的智慧,出离欲望的淤泥,出离五欲六尘的淤泥,想要灭除所有的业障,禅定是最好最好的方法。你要是想修得无有漏的智慧(无漏,就是没有烦恼,没有漏失,你的福德,智慧资粮,不会漏失)。如果你想出离五欲六尘的淤泥,不被「相」所转,不被「业力」所控制,如果你想迅速地灭除所有的业障,修禅定是最好的方法了。禅定是不可思议的,是诸佛的境界,一般的二乘之人以及那些凡夫,他们是不能了知的,他们不能了知佛的三昧境界。像我们世间在「相」上看到的这大地、山、海、劫末的大火,都能够烧尽无余,但是你的心要住于禅定境界,尤其到了四禅的话,相世界有什么样的大灾难都不会影响你了,就安隐无损害了。


【如来智慧日,无漏摩尼珠,不从余处生,禅定海中出,是故诸佛子,求佛大智宝,当除散乱心,念禅波罗蜜。】

如来是世间的大日轮(大太阳),光明万丈,智慧就是光,如来是无漏的,无有漏失的。如来就像已经开掘出了自性的摩尼宝珠一样。那么如来的智慧大太阳,他这无漏的摩尼宝珠从哪儿出来的呢?——修禅定,是从禅定的大海中出来的。所以,所有佛子们想要求佛的大智慧宝,一定要除掉散乱心,一定要好好地修习禅定波罗蜜。让你的心静下来、定下来,向内收,不要总是向外驰散。诸位菩萨修习禅定,在这种寂灭中,离相的寂灭的这种感受中,可以消除一切的所有烦恼。


【诸菩萨禅定,寂灭诸烦恼,是故智者说,胜修余禅者,深心常寂灭,不乐诸境界,能摄诸乱心,住胜涅槃处。】

菩萨的禅定境界是很高的,他是空有圆融的,不是说我绝对的什么相都不敢看了,有相就是魔,已经不是这个阶段了。《楞严经》五十阴魔的部分是给初学者讲的,刚修禅定容易着魔,菩萨一直持戒严密,慢慢地从《楞严经》阶段已经走上来了。菩萨的禅定,是空有圆融的,菩萨的禅定是「华严境界」,一切相一切妙有我去享受它,根本不会干扰我寂灭、寂定的心,所以这种菩萨的禅定,智者就讲了,它是远远地胜过其它的那些禅定的,它是菩萨级别的禅定。我们在「华严境界」看到种种殊胜妙相,但是我们依然心很定,很多师兄能感觉到,就算我看到这个境界、那个境界,但是我的心依然是很定很定的。「身心常寂灭,不乐住境界」,看到了,享受到了,但是它没有影响我这个如如不动的心,这说明你真的降伏了你的乱心,住在殊胜的涅槃之处了。禅定,不是说不能有相,有相我就着相了,我就着魔了,我的心就乱了,不是那样的,那根本没定。

 

【菩萨修禅定,三界无所住,是故不依止,彼非依止处,菩萨禅能过,世间出世间,是故三昧胜,胜世间二乘。】

菩萨修的禅定在「三界」无所住,看是看到了,了解是了解到了,欲界、色界、无色界,像坐电梯一样很方便,一层天一层天地穿梭,但是没什么感觉,没有很特别的感觉,所谓见惯则不怪,见多了,不太影响我了,倒是见的少的人大惊小怪。不要依止在那些不值得依止的地方,「是故不依止,彼非依止处」,不要依止在不值得依止的地方。

 

只有一个地方值得依止,就是我们在听《华严经》的时候,要感受我们就是尽虚空、遍法界的整体本身,这一切境界都在我们的心里显现出来,在这个怀抱里影现出来。那你作为本体本身,你作为镜子本身照物的时候,这个镜子肯定是不动的,所以心是不乱的。一个镜子,因为它自身呈现出来的相而动乱,这是不可能的事情,是吧?所以大圆镜智照一切的时候,大圆镜本身还是很定,是不动的。菩萨的禅定,超过世间出世间的一切的禅定,所以说是三昧中最殊胜的。胜过世间二乘人所修的禅定,二乘人比较偏寂灭,就把所有相就认为是魔,就排斥它。你还有所排斥,你没有接纳,你的心就没大,不够大,有排斥,你其实就是有烦恼的,肯定是有烦恼的。


【菩萨禅柔软,随意无罣礙,是故能回转,生于欲界中,菩萨所修禅,胜余一切观,诸禅非究竟,故佛说胜者。】

那菩萨的禅定境界是什么样子的?很柔软、身心柔软的状态,我们强调上座前,你先做三个深呼吸,或者再来三个深呼吸,柔软的状态下去修禅定,是随意的、无挂碍的、不粘着的、享受一切的。所以因为这么自在,所以就能回转再生到欲界当中了,我想生到哪儿,也可以去,自由地选择,我生在这一道那一道去度众生,菩萨所修的禅定,胜过其他的一切所谓「止观」。


如果不是空有圆融的禅定,不管是著了「有」了,还是著了「空」了,只要不是空有圆融的、平衡的、中道的,那就不是最究竟的。所以佛就赞美说最殊胜的就是菩萨级别的禅定。——「华严境界」。


【菩萨禅无量,从于胜境生,离诸众生相,及离诸垢法,是故诸菩萨,所修禅定胜,降修余禅者,及诸少分禅,菩萨一向观,清净诸境界,如是所修禅,从慧方便生,正智为根本,不起邪见心,是故菩萨禅,无有可讥嫌。】

菩萨的禅定境界、三昧境界是无量的,我们学习《华严经》后面部分,大家知道各种各样的三昧,无量无量的三昧……都是从最殊胜的境界而生的,离开了所有众生相,也离开了所有的染垢之法(染垢就是粘着,不粘着,离开了)。


所以说,菩萨级别的禅定是「华严境界」的这种禅定,是最殊胜。可以降伏其它的那些修习禅定的境界,那些相对低一点的境界,可以降伏它们。也远远地超过了那些少分禅,就是跟禅定沾一点点边儿,又怕这怕那的,畏首畏尾的,这不敢、那也不敢的,下座总是不安,是远远地超过了那个境界的。

 

菩萨一向观清净诸境界,因为华严盛会的菩萨都守好菩萨戒了。大家注意:非常地清净,身、口、意清净,哪来的魔呀?没有魔。在这里有再多的境界都没有魔,人家都守好菩萨戒哪来的魔呢?魔是你内在的魔感召而来,内心如此地清净,这是从慧方便所生的禅定。菩萨所修的这种禅定「华严境界」是「正智」为根本,不起邪见心,有很正的智慧,就是符合佛意的,符合真理实相的智慧。我真正地止了妄念了,观其实相了,在这个状态下松、松、松地享受这一切,是以正智为根本的,没有任何的邪见。所以菩萨的禅定没有可以讥嫌的地方。


昨天课下,就有师兄说,《华严经》总讲境界;那《楞严经》不是说,这所有境界都是魔境;那《金刚经》不是说,一切相都是虚妄。那是在什么角度、跟什么人讲的呀?菩萨已经超过那个境界了,已经大自在了。所以说《华严经》必须是有一定修学基础的这些菩萨们来修学,此处没有魔,所有都是佛,都是佛的化现,没有魔。


【菩萨入禅定,不住有无中,以观实境故,能离有无相,】

这是这个偈颂的最后一段,「菩萨入禅定,不住有无中,以观实境故,能离有无相」,大家注意:菩萨入到的禅定,不住有也不住于无,哪儿也不住。然后呢,又能观其实境,他就是实相本身,实相是什么?「是般若波罗蜜」,实相就是法界本体本身,菩萨自己已经成了法身大士,他就是实相本身,他就是实相。在实相里生起的一切相,那当然也属于实相,没有对错,就享用这一切。虽然这一切都在大圆镜里显现出来了,但是,又不粘着,这镜子照那就照了,镜子其实照什么也没太大感觉,显现的就显现了,看是看见了,都了解了,但没有太大感觉。

 

【如是胜智禅,不同余境界,罗汉辟支佛,智慧悉迷闷。】

所以说这种殊胜的智慧禅定,不是一般人讲的那些小禅,或者是比较低级的禅,或者相似禅。其实一般的阿罗汉和辟支佛在领会「华严境界」,他是有困难的,所以说「智慧悉迷闷」,在智慧的层面上是有欠缺的。阿罗汉和辟支佛,他们接触「华严境界」的时候,是一头雾水的。不是说空吗?怎么又有了呢?不是一切相都是虚妄?又总是讲相,怎么回事儿?就搞不懂了,但是,华严盛会的菩萨们已经远远超过了阿罗汉、辟支佛的境界。所以悠游自在,这是真正的大自在!所以成佛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如果成佛是不自在的,是恐惧的,让人不安的,那还谁成佛呢?释迦牟尼佛菩提树下证道,享受的就是这样美好的境界,所以他才想跟众生去分享的。


接下来大家就可以听一下我们的公众号,原来叫「醍醐内院」,现在改成「醍醐分院」了,「醍醐分院」的公众号里找到往昔发表的「文稿目录」里,找到《华严经》的讲解(第六课)就可以听一下,听的时候直接什么也不用思考,直接就入禅定好了,就打坐,闭着眼睛听就入禅定,入久了,华严的很多场景,你当下就看到了,就来到了现场。



《华严经》法界实相006


醍醐学院所有音频、文稿等下载地址:

1、企业微信网盘(推荐):https://drive.weixin.qq.com/s?k=AMEAKAdgAG0gCCJ0wD

不用再申请下载权限了,打开链接即可下载,非常方便。

2、自建网站网盘:http://pan2.rukongmen.com/#s/8G7dNRig

以上链接可下载也可在线收听,推荐用电脑下载。此信息可转发法布施。

本文链接:https://tihuxueyuan.net/post/2631.html

相关文章

80卷《华严经》▏要点复习007

80卷《华严经》▏要点复习007

《华严经》要点复习007CELEBRATION---------醍 醐---------?华严境界,真实不虚...

【随缘分享】诸佛都是以“愿”而成就

【随缘分享】诸佛都是以“愿”而成就

醍醐随缘分享 醍 醐 学 院醍醐老师鼓励大家发“大愿”Tihu Buddhist Institut...

【随缘分享】醍醐老师鼓励大家发“大愿”

【随缘分享】醍醐老师鼓励大家发“大愿”

醍醐随缘分享 醍 醐 学 院醍醐老师鼓励大家发“大愿”Tihu Buddhist Institut...

80卷《华严经》▏要点复习002

80卷《华严经》▏要点复习002

《华严经》要点复习002CELEBRATION---------醍 醐---------?华严境界,真实不虚...

80卷《华严经》▏要点复习001

80卷《华严经》▏要点复习001

《华严经》要点复习001CELEBRATION【一时,佛在摩竭提国阿兰若法菩提场中,始成正觉。】(释迦牟尼佛...

【禅修课】第三期 031 “正念”

【禅修课】第三期 031 “正念”

 ▼禅修课▲         ∧第三期∨&nbs...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