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书文稿 > 正文内容

【禅修课】第三期013 八十八佛之不可思议







 ▼禅修课


         ∧第三期∨


八十八佛之不可思议


---------醍醐---------?1分钟前

看尽万法皆真空,
在在菩提不调零。
旧时王谢堂前燕,
美人腮边一抹红。



                     

大家好!先讲一下《佛教三字经》。
昨天提到,在六祖慧能门下,著名的怀让禅师和行思禅师这里又渐渐分出了各个宗派。
【分五家,派各别:临济宗,行棒喝, 玄要分,宾主别,人与境,皆不夺;沩仰宗,示圆相,暗机投,义海畅;曹洞宗,传宝镜,定君臣,行正令; 云门宗,顾鉴咦,一字关,透者希; 法眼宗,明六相,禅与教,无两样。】
分别是:临济宗、沩仰宗、曹洞宗、云门宗、法眼宗,各个宗派都有自己的特色。但我们必须很客观地来讲:不管是哪一个禅宗的派别,如果只玩儿公案,不再学习经法,也不再打坐,它必将失去本师的要旨,这是非常客观地这样讲。
「禅宗」从古印度这边传来,达摩祖师当时有个传法偈,说:「吾本来兹土,传法救迷情,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
我们可以认为:这个偈颂指的是达摩来到东土(震旦)这里,传佛祖的「一实相」心法之印,来救度那些还在迷惑颠倒中的不识本心的有情众生,等到「禅宗」传到第六祖的时候,禅法自然地就分成五个法脉,分别是:临济宗、沩仰宗、曹洞宗、云门宗、法眼宗,你这样理解可以。
也可以理解为:达摩祖师来到我们这里传法之后,历经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历经这五位祖师),使得禅宗成为中国佛教的第一大宗派,你这样理解也是可以的。
但不管怎么样,我们永远记得——要追根溯源。不管你在修学禅宗的哪个派别,一定注意结合佛经,想一想禅宗最初产生时的模样,这样就不会偏离本源。
有的人说禅宗很玄,其实对于真正明白的人来说,一点儿都不玄。这公案的字字句句都在「性」上,都让你见「性」,从来就不谈别的事儿——「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就这点儿事儿,很简单……明白的人看着一点儿都不玄,那不明白的(看不懂的)人是越看越玄……所以,对于懂的人不需要去讲什么,对于不懂的人讲再多他还是不明白……
关于禅宗先说到这里。



                     

今天针对我们学院的师兄们的一些情况,我们来学一下《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根据《圆觉经》的讲法,不管你修禅定是修奢摩他、三摩钵底,还是禅那,最首要的是消业障。消业障可以让你顺顺利利地、轻轻松松地入到「三摩地」。这些业障就是我们的障碍,我们上座后心不定,或者越想打坐家里越出事儿,总是无法坚持禅修等等,这都属于我们累世以来的业障。
《圆觉经》倡导的是:修行者在正式修行前先进行至少连续二十一天的拜忏来消业,有的师兄家里有佛堂,对着自己供养的佛像礼拜就可以。
有的师兄说:按照网上的《八十八佛大忏悔文》拜怎么样?——那就更好了!
《八十八佛大忏悔文》也叫《八十八佛忏悔文》,这八十八位佛分别是「五十三佛」加上「三十五佛」。
「五十三佛」,这个名号出自《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我们在第一期的禅修课上讲过——过去庄严劫千佛、现在贤劫千佛、未来星宿劫千佛,都源自这五十三佛……所以可以说:五十三佛是过去、现在、未来诸佛的源头,非常伟大的!
那「三十五佛」呢?他们的名号出自《决定毗尼经》,这三十五佛是现在十方世界的佛(还在世的,在十方世界的佛)。这八十八佛可以为众生作忏悔主,所以我们拜忏的时候,可以依着《大忏悔文》来实行非常正规的拜忏仪式。
这「五十三佛」,我们说它出自《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这五十三佛是从「普光佛」一直到「一切法常满王佛」……
在《药王药上二菩萨经》里提到:药上菩萨宣说了佛名,行者于定中听过去七佛世尊毗婆尸佛于经中说:善哉,善哉!善男子,你刚才宣说的五十三佛,是过去久远住在娑婆世界行教化的佛……这五十三佛就是一直在我们娑婆世界(过去就在我们这里)救度众生的佛。
他们都曾经圆满了自己的大愿,完成了自己的使命,成熟教化了众生就般涅槃了……要是有善男子、善女人以及其他一切众生,只要是听闻这五十三位佛的名号,这个人就在百千万亿阿僧祇劫不会再去恶道了,非常的不可思议!只要你听闻在娑婆世界住世过的五十三位佛的名号,你百千万亿阿僧祇劫不会去恶道……
如果有人能够称这五十三佛的名号(就是去读诵),那么他生生之处,不管他在哪里,就会经常遇到十方诸佛……你不是想见佛嘛?——多多地读诵五十三佛的名号……
如果有人能够至心地去礼敬五十三佛,就可以除灭他曾经造过的四重罪、五逆重罪以及诽谤大乘方等经典,所有的重罪……
只要你至心地去礼拜五十三佛,你过去再重的罪都消灭了,因为诸佛本誓愿就是如此,帮众生消业的,念念中就可以除灭以上所有重罪……
这个「四重罪」我们知道:杀、盗、淫、妄(对于在家人来讲是杀、盗、邪淫和妄语);那么,「五逆重罪」呢?也是非常的严重的罪过——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再加上诽谤大乘经典。这「四重」、「五逆」还有谤法的罪,你犯了哪个本来是要下地狱的罪,但是只要你至心地礼敬五十三佛,你的罪就都消灭了……
过去七佛当中的尸弃佛、毗舍浮佛、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都曾经赞叹五十三佛的名号,也赞叹这些善男子、善女人,说:只要你们能够听闻五十三佛名,能够至心礼敬,就除灭了所有罪,真的非常重要!

很多师兄都觉得自己学佛不顺、违缘太多、业障太重,那就去礼拜五十三佛……
释迦牟尼佛其实跟五十三佛也很有渊源,他曾经在经中讲:他过去无数劫的时候,在妙光佛住世的时候(妙光佛的末法时期,实际上这个妙光佛灭度了,但是还有末法嘛,法还流传着,大家还在学),在这个末法时期出家修道,当时释迦牟尼佛就听闻了五十三佛的名号,听了之后,他就合掌,心生欢喜,然后他就让别人也去听闻五十三佛的名号,让别人也去读诵五十三佛的名号。
这样,就一传十、十传百,他告诉别人(那个人觉得好,又传)……这样一直传了三千人,这三千人异口同声都去称(就都去念诵)五十三佛的名号,并且去礼敬五十三佛……就是因为这三千人都去称名念诵五十三佛,并且礼敬五十三佛的因缘功德力,所以他们这三千人超越了无数亿劫的生死之罪,这三千人就一次都成佛了……
有一千个人在过去庄严劫中成佛了;有一千个人在现在贤劫成佛了;还有一千个人在未来星宿劫成佛了……所以说:想成佛的师兄,一定要至心地去读诵、礼敬五十三佛的名号。
那么八十八佛,除了五十三佛,不是还有三十五佛嘛,这三十五佛出自《决定毗尼经》,是现在十方世界的佛。经里讲:要是有菩萨,他造作了五无间罪,造作了无间罪业,比如说:他侵犯了女人或者侵犯了男子,或者故意地破塔、坏僧等等重罪都犯了,这样的菩萨就应当在三十五佛面前去至心地礼敬和忏悔,这样昼夜独处、至心地忏悔,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去忏悔——他的罪就可以都消灭……
面对着三十五佛至诚地忏悔,后不再造,好好地修行,你也将见到诸佛给你现身,你就经常见到(在定境中或者在梦境中,甚至生活中就看到)诸佛显现了,这都是奇迹吧,但是都是有缘由的……
如果我们能够经常地念诵五十三佛、三十五佛,加一块儿八十八佛,念诵他们的名号,经常地礼敬他们,我们将得到无量无量的加持……
像我个人,上次去杭州的时候,有幸在灵隐寺附近的一个寺庙得到了两张卡片(八十八佛的卡片),我就在我的两个住处摆在平常供养的佛旁边了(后边),看到这八十八佛,就感觉看到了尽虚空遍法界的一切佛,能量真的是超级强……
现在,每天早晨给大家讲《华严经》之前也都会礼敬八十八佛,不可思议的能量灌注过来,真是从未有过的!
现在网上也有卖这种八十八佛的卡片(非常便宜),大家可以请来之后放在你的佛堂里,跟你过去所供养的佛放一块儿,放在一个合适的位置,你感受一下那种无穷无尽的能量……
此时,你面前不只是一尊佛、两尊佛……「八十八佛」象征着过去、现在、未来的所有佛,能量不可思议,加持不可思议!

那很多师兄也见过《八十八佛忏悔文》,它还有个偈颂部分,偈颂部分出自《大方广佛华严经》中的「普贤菩萨行愿品」(我们还没有讲到这里,以后会讲)。这个普贤行愿品功德利益也是不可思议的,经里讲:如果有人以至深的信心,对于普贤菩萨大愿受持读诵,甚至说抄写,哪怕只抄写一个四句的偈颂(就是哪怕只抄写了四句话),就能够速速地除灭五无间罪,所有世间身心等等疾病,所有的苦恼乃至佛刹极微尘数一切的恶业都能消除……
普贤行愿品消业的速度也是超级的快……有普贤菩萨的行愿品在,一切的魔军、夜叉、罗刹,还有鸠盘荼、毗舍遮(那些鬼、恶神)全都远离我们……如果不远离的话,那些本来是恶的鬼神也会发心开始来守护你、保护你,作为你的大护法……
如果你能够经常地读诵普贤菩萨的行愿品,你行走在世间无有障碍,诸佛菩萨都会称扬赞叹你,一切人天都会礼敬你,一切众生都应该供养你……
如果说有户人家有亲人临命终了,最后的刹那,一切诸根都散坏了,一切亲属都舍离他了,一切的威势都退失了,他过去的一切(权利、地位、金银财宝)都离开了他……但是如果他今生读过普贤菩萨的行愿品,普贤菩萨的加持力就不会舍离他。
如果说在这个人临命终的时候能够给他读这个普贤菩萨的行愿品,普贤菩萨会加持他,在一刹那间就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所以说,总的来看:八十八佛大忏悔文能量无穷,消罪业的速度也是无可比拟的!
「五十三佛」加「三十五佛」加「普贤菩萨行愿品」三合为一,大家一定要好好的珍惜……


                     

《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大慈大悲愍众生,大喜大舍济含识,
相好光明以自严,众等至心皈命礼。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我今发心,不为自求人天福报,声闻、缘觉、乃至权乘诸位菩萨。唯依最上乘,发菩提心,愿与法界众生,一时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我今发心,唯依最上乘,发菩提心,愿与法界众生,一时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我今发心,唯依最上乘,发菩提心,愿与法界众生,一时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南无皈依十方尽虚空界一切诸佛
南无皈依十方尽虚空界一切尊法
南无皈依十方尽虚空界一切贤圣僧
南无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


如是等一切世界,诸佛世尊,常住在世。是诸世尊,当慈念我。若我此生,若我前生,从无始生死以来,所作众罪。若自作,若教他作,见作随喜。若塔若僧,若四方僧物。若自取,若教他取,见取随喜。五无间罪,若自作,若教他作,见作随喜。十不善道,若自作,若教他作,见作随喜。所作罪障,或有覆藏,或不覆藏。应堕地狱,饿鬼畜生,诸余恶趣,边地下贱,及蔑戾车,如是等处,所作罪障,今皆忏悔。今诸佛世尊,当证知我,当忆念我。
 我复于诸佛世尊前,作如是言:若我此生,若我余生,曾行布施或守净戒;乃至施与畜生一抟之食;或修净行,所有善根;成就众生,所有善根;修行菩提,所有善根;及无上智,所有善根。一切合集,校计筹量。皆悉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过去未来,现在诸佛所作回向。我亦如是回向。众罪皆忏悔,诸福尽随喜。及请佛功德,愿成无上智。去来现在佛,于众生最胜。无量功德海,我今皈命礼。
所有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师子,
我以清净身语意,一切遍礼尽无余。
普贤行愿威神力,普现一切如来前,
一身复现刹尘身,一一遍礼刹尘佛。
於一尘中尘数佛,各处菩萨众会中,
无尽法界尘亦然,深信诸佛皆充满。
各以一切音声海,普出无尽妙言辞,
尽于未来一切劫,赞佛甚深功德海。
以诸最胜妙华鬘,伎乐涂香及伞盖,
如是最胜庄严具,我以供养诸如来。
最胜衣服最胜香,末香烧香与灯烛,
一一皆如妙高聚,我悉供养诸如来。
我以广大胜解心,深信一切三世佛,
悉以普贤行愿力,普遍供养诸如来。
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十方一切诸众生,二乘有学及无学,
一切如来与菩萨,所有功德皆随喜。
十方所有世间灯,最初成就菩提者,
我今一切皆劝请,转于无上妙法轮。
诸佛若欲示涅盘,我悉至诚而劝请,
唯愿久住刹尘劫,利乐一切诸众生。
所有礼赞供养福,请佛住世转法轮,
随喜忏悔诸善根,回向众生及佛道。
愿将以此胜功德,回向无上真法界,
性相佛法及僧伽,二谛融通三昧印。
如是无量功德海,我今皆悉尽回向,
所有众生身口意,见惑弹谤我法等。
如是一切诸业障,悉皆消灭尽无余,
念念智周于法界,广度众生皆不退。
乃至虚空世界尽,众生及业烦恼尽,
如是四法广无边,愿今回向亦如是。
南无大行普贤菩萨
南无大行普贤菩萨
南无大行普贤菩萨
药师佛,延寿王,光临水月坛场,悲心救苦降吉祥,免难消灾障,忏悔众等三世罪,愿祈福寿延长。
吉星高照沐恩光,如意保安康,吉星高照沐恩光,如意保安康。
万人广修戒定慧,千家长明日月光,消灾延寿常欢庆,增福进德大地春。
南无东方净琉璃世界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消灾延寿药师佛
南无消灾延寿药师佛
南无消灾延寿药师佛
自皈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
自皈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
慈悲喜舍遍法界,惜福结缘利人天,
禅定戒行平等忍,惭愧感恩大愿心。




点分享

点点赞

点在看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禅修课」目录

醍醐学院所有音频、文稿等下载地址:

1、企业微信网盘(推荐):https://drive.weixin.qq.com/s?k=AMEAKAdgAG0gCCJ0wD

不用再申请下载权限了,打开链接即可下载,非常方便。

2、自建网站网盘:http://pan2.rukongmen.com/#s/8G7dNRig

以上链接可下载也可在线收听,推荐用电脑下载。此信息可转发法布施。

本文链接:https://tihuxueyuan.net/post/817.html

相关文章

《弟子规》浅释 01

《弟子规》浅释 01

国学︽弟子规︾  恒宁老师浅释《弟子规》浅释01各位家人、各位好朋友、各位同学!很高兴我们能够聚集...

80卷《华严经》▏要点复习008

80卷《华严经》▏要点复习008

《华严经》要点复习008CELEBRATION---------醍 醐---------?华严境界,真实不虚...

【随缘分享】修行核心在哪儿呢?回归那个「虚空」「不著」「不住」

【随缘分享】修行核心在哪儿呢?回归那个「虚空」「不著」「不住」

醍醐随缘分享 醍 醐 学 院修行核心在哪儿呢?回归那个「虚空」「不著」「不住」Tihu Buddh...

【佛教故事】未曾闻死亡声响

【佛教故事】未曾闻死亡声响

关注「醍醐禅院」公众号佛教故事|Buddhist stories|未曾闻死亡声响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随缘分享】醍醐老师禅坐感悟◎“文殊智于普贤行,人人皆是毗卢那”

【随缘分享】醍醐老师禅坐感悟◎“文殊智于普贤行,人人皆是毗卢那”

醍醐随缘分享 醍 醐 学 院醍醐老师禅坐感悟◎“文殊智于普贤行,人人皆是毗卢那”Tihu Budd...

80卷《华严经》▏要点复习004

80卷《华严经》▏要点复习004

《华严经》要点复习004CELEBRATION---------醍 醐---------?华严境界,真实不虚...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