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书文稿 > 正文内容

《菩萨善戒经》要点讲说92(卷七)


音频首发平台:蜻蜓Fm

搜索关键字:醍醐学院



继续来学习《菩萨善戒经》。

【乘流布者。所谓声闻乘辟支佛乘佛乘。是名为四。】

「乘流布」,指的是声闻乘、辟支佛乘和佛乘这三种乘。到这里,四种「流布」就讲完了。

 

【菩萨摩诃萨观一切方便有五无量。一者众生界无量。二者世界无量。三者法界无量。四者调伏界无量。五者调伏方便无量。】

然后讲,菩萨摩诃萨观一切方便有五种「无量」:首先,众生界是无量的;第二,世界是无量的;第三,法界是无量的;第四,调伏界是无量的;第五,调伏方便是无量的。

 

【众生界者。有六十一种。住喜地菩萨。观众生界转为无量。】

接着详细讲,「众生界」有六十一种,当然是无量的了。所以,住于欢喜地(初地)的菩萨,就可以观众生界真的是无量的,因为类别太多了。

 

【世界无量者。有无量名故。如此世界名为娑婆。是故梵天名娑婆主。】

「世界无量」,从名字上就能看出来。比如说,我们的这个世界叫「娑婆世界」,古印度的传说中,说大梵天王是娑婆世界主。那么还有其他世界:比如极乐世界、净琉璃世界、香积世界……种种世界。世界的名号无量,代表世界无量。

 

【法无量者。善不善无记转为无量。】

「法无量」,指的是善法、不善法、无记法,这些都是无量的。

 

【调伏无量者有一种。谓调伏故。复有二种。具足烦恼。不具烦恼。复有三种。上中下根。复有四种。婆罗门刹利毗舍首陀。】

「调伏无量」,要是按一种来说的话,就说调伏;要是按两种来说,调伏哪类人呢?有具足烦恼的,有不具烦恼的;还有三种,众生有上根的、中根的、下根的,要调伏这三种不同根器的人;或者说要调伏四种人,就是婆罗门、刹帝利、毗舍、首陀罗(这是古印度把人分成四种种姓)。




【复有五种。多贪多瞋多痴多慢多恶觉观。复有六种。出家在家未熟已熟未得解脱已得解脱。】

调伏还可以分成五种(就是调伏五种众生),第一种众生特别的贪,贪财、色、名、食、睡,或者贪色、声、香、味、触,还有的众生是瞋心重,还有的愚痴重,或者傲慢重,或者是恶的觉观比较多,调伏这五种。也可以说调伏六种人,无论是出家的、在家的、根性没熟的、根性已熟的、未得解脱的、已得解脱的,都调伏。

为什么说根性成熟的、已得解脱的也调伏他们呢?因为如果他们只是证得了声闻乘,那就是不究竟,所以还可以继续调伏。

 

【复有七种。一者闻已便解。二者以譬喻得解。三者一句一句解。四者一字一字解。五者现在熟。六者他世熟。七者随因缘熟。】

接着又讲,调伏还可以分成七种。有一种众生,听到佛法就能够领悟、理解;第二种众生,你需要打比方,他才能够理解;第三种,他领会得比较慢,你要一句一句地讲给他听;第四种,你要一个字儿一个字儿地细抠给他听;第五种,现在世根性就可以成熟;第六种,是在其他世(未来世),他的根性才能成熟;第七种,就是随着因缘了,不一定什么时候成熟。

 

【复有八种。所谓八众。复有九种。一名如来调伏。二声闻调伏。三缘觉调伏。四菩萨调伏。五难调伏。六易调伏。七软语调伏。八呵啧调伏。九软语呵啧调伏。

调伏的众生还可以分成八种,所谓八种众生。也可以分成九种,第一种,如来调伏,就是只有佛才能调伏他;第二种,声闻(阿罗汉)就能调伏他;第三种,缘觉就能调伏他;第四种,菩萨就能调伏他;第五种是难调伏的;第六种是容易调伏的;第七种是你必须说温言软语才能调伏他,他吃软不吃硬;然后还有一种众生是吃硬不吃软,你必须呵责他,才能调伏他;第九种是软语、呵责两者相加才能调伏他,就是该说温言软语的时候说温言软语,该呵责的时候呵责,二者都得用才能调伏他。众生真的很复杂啊!

 

【复有十种。一者地狱。二者畜生。三者饿鬼。四者欲界人天。五者中阴。六者色。七者非色。八者想。九者无想。十者非想非非想。是名十种。是五十五种观作无量。

接着还有十种,有的众生是地狱道的,有的是畜生道的,有的是饿鬼道的,有的是欲界,在人界或者天界,还有的是属于中阴身的状态(众生刚刚神识离体,还没有定去哪一道的中阴身阶段),还有的众生是色界的,还有非色界的,还有想天的,还有无想天的,还有非想非非想天的,这十种众生非常复杂,所以想一想众生真的是无量的呀!

 

【众生界调伏界有何差别。众生界者。都不分别有性无性。调伏界者。分别有性无性调伏方便无量者。如初品中说。是故菩萨五种无量摄取一切方便。

接下来讲,众生界和调伏界有什么差别呢?众生界,我们其实都不用去分别他有性、无性,只要是众生就去度;调伏界,其实分别有性、无性,但调伏众生的方便是无量的,在初品中就讲过了。所以说菩萨们用五种无量去摄取一切方便。


【菩萨摩诃萨欲知真实当求四事。一者推物。二者推名。三者推性。四者推分别。如是四事亦如前说。

接着又讲,菩萨摩诃萨想要了知真如实际,想要了知法界的真相,就要求四种事,就要在四种事上下功夫。第一,推物;第二,推名;第三,推性;第四,推分别。其实前面也提到了,你要想了知真如实际,你要去勘破这个事物的本质,而且要明了名字相到底是怎么回事,它是虚妄的,依着相而建立起来的,事物的本性你要去了解,还有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分别你要去了解。

 

【诸佛菩萨为众生说法有五事。一者说时即悟四谛。二者说时即得解脱。三者说时即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四者说时得菩萨羼提。五者众生闻已受持读诵书写解说护持正法。是名诸佛菩萨为众生说法得大功德不可思议。】

接下来又讲,诸佛菩萨为众生讲法有五种事(五种情况):第一,在讲法的时候就了悟了四圣谛了;第二,在讲法的时候,就得到了解脱;第三,在讲法的时候发起了成正觉之心;第四,在讲法的时候就修得了菩萨的羼提(羼提就是忍辱,有时候在给众生讲法的时候自己就修得了菩萨的忍辱了);第五,众生听闻了菩萨的讲法就可以受持、读诵、抄写、讲说,护持正法,这就是诸佛菩萨为众生讲法得到的大功德,是不可思议的。

这里我们看到,给众生讲法这五件事里,前四件事都是利益自己的,即讲法的时候可能就悟了四圣谛了,或者证得了解脱,或者发了菩提心,或者得到了菩萨的忍辱,这都是利益自己的,所以大家要爱乐讲法。第五件事是利益众生的,众生听到你讲法,可以受持正法,读诵正法,抄写正法,讲说正法,护持正法,这是众生得到的利益,所以说讲法有不可思议的功德。

 

【云何名大乘。有七事大故名大乘。一者法大。法大者。菩萨法藏于十二部经最大最上故名毗佛略。二者心大。心大者。谓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三者解大。解大者。解菩萨藏毗佛略经。四者净大。净大者。菩萨发心已其心清净乃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接下来又讲什么是「大乘」。为什么叫它大乘,因为它具足七件事,在七个方面都很大,所以叫大乘。第一,法大;法大指的是菩萨法藏于十二大类经典中最大、最上,所以叫「毗佛略」大乘,法是大的;第二,心是大的,心大代表你发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了,这说明你的心是很大的,想要成佛;第三,解大,解大指的是理解、了解菩萨法藏毗佛略经,就是你的理解力是深厚的,你的智慧是睿利的,你能够理解菩萨藏大乘经典,说明理解力强,所以解大;第四,净大,清净之大,菩萨发了心,其心清净,一直到证得无上正等正觉。所以说净,清净很大。

 

【五者庄严大。庄严大者。菩萨具足功德庄严智慧庄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六者时大。时大者,菩萨摩诃萨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三阿僧祇劫修行苦行。七者具足大。具足大者。菩萨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以自庄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第五,庄严大,庄严大指的是菩萨具足功德庄严和智慧庄严,可以得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第六,时大,菩萨摩诃萨为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觉),用三大阿僧祇劫,不嫌时间长地去修苦行,这代表时大。但是,三大阿僧祇劫,有的经里已经讲过了,其实就是我们断尽贪、嗔、痴的时间,它是不定的,有的人可能要很久,有的人可能很快;第七,具足大,菩萨具足了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可以庄严自身,得证无上正等正觉。

 

【法大心大解大净大庄严大时大。如是六大名之为因。具足大者名之为果。】

总的来讲,因为法大、心大、解大、净大、庄严大、时大,这六大是因,所以,具足大就是果。

大乘它本身很大,分成前面的六大,再加最后的具足大。前六大是因,具足大是果,通过修因就能证得果,证得三十二相八十种好。

再一次地强调,人人都想证得三十二相八十种好,都想成佛。那么,你是不是具足了六大呢?你是不是爱乐学习菩萨法藏十二大类经典,你能否做到广学多闻呢?第二,你是否发起了成无上正觉之心呢?第三,你是否具备很强的理解力,能够理解佛所讲的一切菩萨法藏和大乘经典呢?第四,你的心是否极致的清净啊?而且一直清净,从发心到成佛,一路清净。第五,你是否具足了功德庄严和智慧庄严?第六,你是否愿意为了成正觉而用无量劫去修苦行啊?问问自己,如果这六点都具足,那你一定能够具足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




 

醍醐学院所有音频、文稿等下载地址:

1、企业微信网盘(推荐):https://drive.weixin.qq.com/s?k=AMEAKAdgAG0gCCJ0wD

不用再申请下载权限了,打开链接即可下载,非常方便。

2、自建网站网盘:http://pan2.rukongmen.com/#s/8G7dNRig

以上链接可下载也可在线收听,推荐用电脑下载。此信息可转发法布施。

本文链接:https://tihuxueyuan.net/post/2343.html

相关文章

80卷《华严经》▏要点复习008

80卷《华严经》▏要点复习008

《华严经》要点复习008CELEBRATION---------醍 醐---------?华严境界,真实不虚...

《华严经》273(第八〇卷)入法界品 第三十九之二十一(下)

《华严经》273(第八〇卷)入法界品 第三十九之二十一(下)

▲点击上面“醍醐禅院”关注我们!在前面的两节课当中,我们已经大概了解了一下三昧之王——伟大的普贤菩萨有着怎样...

《华严经》273(第八〇卷)入法界品 第三十九之二十一(上)

《华严经》273(第八〇卷)入法界品 第三十九之二十一(上)

▲点击上面“醍醐禅院”关注我们!上节课讲到,善财童子至心恳切地想要见普贤菩萨……【时,善财童子即见普贤菩萨,...

【禅修课】第三期 026 “四句百非”

【禅修课】第三期 026 “四句百非”

 ▼禅修课▲         ∧第三期∨&nbs...

《华严经》271(第七九卷)入法界品 第三十九之二十

《华严经》271(第七九卷)入法界品 第三十九之二十

▲点击上面“醍醐禅院”关注我们!上节课讲到,善财童子在「毗卢遮那庄严藏大楼阁」中入定了……【尔时,弥勒菩萨摩...

《华严经》269(第七九卷)入法界品 第三十九之二十

《华严经》269(第七九卷)入法界品 第三十九之二十

▲点击上面“醍醐禅院”关注我们!‍‍‍‍上节课讲到,弥勒菩萨邀请善财童子进入到自己的毗卢遮那庄严藏大楼阁里,...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