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书文稿 > 正文内容

《华严经》113(第三七卷)十地品 第二十六之四(下)


▲点击上面“蓝字”关注我们!

好,我们继续回到释迦牟尼佛的定中,来到他化自在天宫。此时,金刚藏菩萨正在讲解菩萨摩诃萨的第六地「现前地」。

这一个段落非常重要!讲的是「十二因缘」的链条。

经常有师兄问: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生,生缘老死。到底每一个环节都代表什么意思?

这个段落讲得非常非常的详细、准确,而且究竟,所以大家可以特殊地标记一下,这是在《华严经》讲到第六地「现前地」菩萨的时候所讲的内容。

【佛子,此菩萨摩诃萨复作是念:‘于第一义谛不了故名无明,所作业果是行,】
金刚藏菩萨说:第六地的这些大菩萨们心里还这样想:什么是「无明」呢?于「第一义谛」不明了就叫「无明」(对于究竟的实相不明了,就叫无明),所以「无明」就代表糊涂。
「无明」缘「行」,「行」是什么意思呢?在糊涂的状态下造作的这些业果(业是造作,果是感来的果报),这些业果就是「行」。
【行依止初心是识,与识共生四取蕴为名色,】
那什么是「识」呢?「行」依止着初心就是「识」(跟着感觉走,跟着自己最初的意念走),「行」跟着意念走,这就是「识」。(所以《华严经》中对于「识」的解释不仅仅是「神识」,但是讲「神识」也没有错。「神识」就是无数世以来,我们总是跟着感觉走,积累起来的这些意识、意念,这就是「识」。)
那么与「识」共生的四种取蕴就叫「名色」。为什么说四种取蕴呢?我们知道,「五蕴」是色、受、想、行、识,「识」已经提到了,对吧?还剩下「色」、「受」、「想」、「行」这四种取蕴,加上「识」,刚好是五种取蕴,也叫「五蕴」。这「五蕴」里面,「色」代表物质现象;「受、想、行、识」代表精神现象,精神现象并不是实体,好像只有名字一样的,所以叫「名」。
大家一定要记住:「名」代表精神现象,「色」代表物质现象。
【名色增长为六处,根、境、识三事和合是触,】
那么精神现象和物质现象的增长,慢慢就形成了「六处」(也叫「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有了「六根」了,就有对境,对不对?就有「色、声、香、味、触、法」对境。那么「六根」依着这六种对境产生了六种功能——眼睛的功能、耳朵的功能、鼻子的功能、舌头的功能、身体的功能、意识意念的功能,这就叫「识」(这里的「识」就是功能)。

所以我们看,同样一个「认识」的「识」,在不同的语境下是完全不同的含义。

「六根」对着「六尘」境界产生了六种「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和意识。所以「根」、「尘」、「识」也叫「根」、「境」、「识」,三者和合这就证明有「触」,对不对啊?「六根」接触到外境了,这不是就有「触」吗?「触」代表接触。
【触共生有受,于受染著是爱,爱增长是取,取所起有漏业为有,】
既然有了接触,就会有感受,是吧?那么在感受中,有一些让我们感觉愉悦的感受,我们就会起染著之心,起了这种染著叫「爱」。爱呢,就越发增长了这种取著;越喜欢一个事物,越贪著它,越贪取它,这就是「取」。那么一直「取」,就使得这种行为动作一直存在、一直存在、一直存有……所以叫「取」缘「有」,是吧?
那么「取」所起的「有漏业」叫作「有」,明明最开始的开始,「无明」就代表糊涂,因着糊涂造作了以上种种,因着贪爱、执取又进一步地使这种糊涂行为持续,这种糊涂的行为就是「有漏」(有烦恼)的。
【从业起蕴为生,蕴熟为老,蕴坏为死;】
既然已经存在了,已经存有了,那它就会继续发展和演变,对吧?「从业起蕴为生」,从这种造作里,进一步地生起种种的「五蕴」(色、受、想、行、识),这就叫「生」;「五蕴」熟的时候,就叫「老」了;「五蕴」坏的时候,就叫「死」了;这就是十二因缘的链条。

六地「现前地」的菩萨们就这样观察,彻底明了了生命到底是怎么回事——不过就是这样从糊涂开始的,因着糊涂才有生、才有老、才有死。换句话讲:不无明、不糊涂的人,他一定不想拥有「生、老、死」(那就不生不死)。

【死时离别,愚迷贪恋,心胸烦闷为愁,涕泗咨嗟为叹,在五根为苦,在意地为忧,忧苦转多为恼。】
如果糊涂,就会有死时的离别,愚迷时的贪恋,心胸烦闷的时候,众生就说:哎,好愁啊(好愁苦啊,好愁闷呢)!在悲伤流泪的时候,有的时候鼻涕一把、泪一把咨嗟感慨,这叫叹(慨叹),在「眼、耳、鼻、舌、身」这里经常感受到苦;在意识、意念这里经常感受到忧,这种忧苦越来越多,就产生了烦恼。
【如是但有苦树增长,无我、无我所,无作、无受者。’】
所以看这轮回中的众生,好像苦的这种大树一直在增长……虽然苦的大树一直在增长,但是从第一义里看呢,「无我、无我所、无作、无受者」,一切也都是幻梦一般的。
【复作是念:‘若有作者,则有作事;若无作者,亦无作事,第一义中俱不可得。’】
金刚藏萨菩萨说:六地「现前地」的菩萨们还这样想:如果有造作什么的这个人(这个主体),那肯定有他所造作的事情;如果没有这个作者(这个造作的主体),就没有他所造作的事情了。
在第一义当中没有主体、客体,对吧?所以主体、客体「俱不可得」(了不可得),没有主体,没有客体;没有作者,没有所作之事。
【佛子,此菩萨摩诃萨复作是念:‘三界所有,唯是一心。如来于此分别演说十二有支,皆依一心,如是而立。】
金刚藏菩萨说:佛子们,第六地「现前地」的大菩萨还这样想:欲界、色界、无色界这三界,虽然存在着一切事物,其实都是一心所现的。一心所现出来的「相」,就着「相」来分别,佛就讲了这「十二因缘」(也叫「十二有支」),从无明(从这种糊涂)开始,一直到生,到老死,都是依着「一心」而建立起来的。
【何以故?随事贪欲与心共生,心是识,】
为什么这样讲呢?「随事贪欲与心共生」,我们遇到什么事了,有了贪欲了(有了贪婪的欲望了),这种欲望是在哪里出现的呢?是「与心共生」,是在心这里起的贪,对不对?我们贪恋什么事物(贪爱什么事物),是从心这里贪恋(贪爱)的。那么心呢?其实就是「识」,心总是起「心意识」,是吧?「心就是识」。
【事是行,于行迷惑是无明,】
造作的这些事或者说遇到的这些事就是「行」,就是轮回中一直流变的这些事物。对于轮回中流变的这一切起了迷惑,不了解第一义,这就是「无明」,就是糊涂。
【与无明及心共生是名色,名色增长是六处,六处三分合为触,触共生是受,受无厌足是爱,爱摄不舍是取,】
那么与「无明」以及「心」共生的是什么呢?是「名色」,是一切的精神现象和物质现象。精神现象和物质现象一直增长,这就意味着「六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那么「眼、耳、鼻、舌、身、意」针对着外面的「色、声、香、味、触、法」产生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六种功能,对吧?那么「六根」对照着「六尘」的时候,这就有接触;因着接触就有了感受;有了好的感受,就贪爱,没有厌足;有了贪爱就一直想要摄取,舍不掉,放不下,这就是「取」。「取」缘「有」,一直取、一直取……一直放不下、一直放不下……这种「存有」就一直继续。
【彼诸有支生是有,有所起名生,生熟为老,老坏为死。’】
有「存有」就意味着肯定有「生」;「生」熟了就老了;「老」坏了就「死」了……所以这里真的是在详细讲解「十二因缘」。

在《华严经》当中,前面文殊菩萨曾经很详细地讲解过「四圣谛」,对吧?在不同的世界,「四圣谛」有着怎样不同的内涵和表达方法……此处金刚藏菩萨又在给我们详细地讲解「十二因缘」,所以说《华严经》是一切经的源头。

这个地方也许比较枯燥,但是却是佛法体系中最基本的理论框架,是所有其他理论的地基和基石。所以大家一定要掌握清楚。

当有人问你:什么叫「四圣谛」?什么叫「十二因缘」?你应该能够给他表述清楚,这说明你及格了。如果连最基本的理论、概念都不了解,就好像你学了数学多年,还不懂得一加一等于二是什么意思,这是很可笑的了。

【佛子,此中无明有二种业,一令众生迷于所缘,二与行作生起因。】
金刚藏菩萨说:佛子,前面提到的这个「无明」大概有两种业:一种是「令众生迷于所缘」,第二种「与行作生起之因」。「无明」使得众生迷于所缘,就是他遇到的一切事物都会给他造成严重的影响,让他迷失方向。「与行作生起因」,就是它会进一步地生起糊涂的行为,就是因为无明,他就因着糊涂而做各种糊涂的事情。
【行亦有二种业,一能生未来报,二与识作生起因。】
那么「行」也有两种业:一种是能生未来的果报,第二种「与识作生起因」,「行」只要造作,必然产生一个结果出来,所以说会生起未来的果报。是善、是恶就看你造作的是善是恶了。「与识作生起因」,就是「行」会引发「识」。
【识亦有二种业,一令诸有相续,二与名色作生起因。】
那么「识」它也有两种业:一个是「令诸有相续」,一个是「与名色作生起因」。
「令诸有相续」,心意识一直在动的话,这个轮回就会持续(三界诸有一直持续)。所以说,心动因果生,心灭因果灭。心动三界生,心灭三界灭。「与名色作生起因」,指的就是「识」会生起一切的精神现象和物质现象。
【名色亦有二种业,一互相助成,二与六处作生起因。】
那么「名色」(精神现象、物质现象)也有两种业:一个是「互相助成」,一切的精神现象都会推动物质现象的形成,而一切的物质现象也会推动精神现象的形成。大家仔细想一想,是不是?物质与精神是相辅相成的。同时「名色」这精神现象与物质现象,又会生起「六处」(也就是「六根」——眼、耳、鼻、舌、身、意)。
【六处亦有二种业,一各取自境界,二与触作生起因。触亦有二种业,一能触所缘,二与受作生起因。】
「六根」也有两种业:一个是「各取自境界」,一个是「与触作生起因」。
什么叫「各取自境界」呢?就是在我们的六根还不能互通互用的情况下,眼睛就负责看色相,耳朵就负责听声音,鼻子就适合闻这些气味,舌头它也就寻找并且感知那些味道,身体就感受种种的触受,意识就会贪恋法尘。各取各的境界,分工非常明确,这是在六根不能够互通互用的前提下。
那么「与触作生起因」,就是因为「六根」有种种功能,所以面对六尘境界的时候就会去接触,是吧?一接触就有两种业产生两种结果,一个是「能触所缘」,再一个「与受作生起因」。
「能触所缘」就是既然能接触,就能够触到一切的周围的这些事物(只要是来到自己附近的都能接触),而且「触」缘「受」,只要接触必然有感受。
【受亦有二种业,一能领受爱憎等事,二与爱作生起因。】
感受也有两种业:一个是「领受爱憎等事」,再一个「与爱作生起因」。一旦有了感受了,就一定会有爱憎,会有我们喜欢的、我们讨厌的感受,是吧?对于喜欢的,一定会生起贪爱,所以「受」缘「爱」。
【爱亦有二种业,一染著可爱事,二与取作生起因。取亦有二种业,一令诸烦恼相续,二与有作生起因。】
当生起了贪爱的时候,就有两种可能,就可能引发两种业:一个是「染著可爱之事」,因为爱,因为喜欢,所以陷溺其中(上瘾了)。再一个,「爱」缘「取」,因为喜欢,所以想占为己有,想拥有,想取著,烦恼相续;再一个「与有作生起因」。因为取著了,想占为己有,但是并不是万事万物都能随顺我们的心意,所以我们会产生很多的烦恼,这些烦恼甚至会相续不断。
「取」缘「有」,因为一直执取——放不下,这个存在、存有(三有轮回)就一直存在着。
【有亦有二种业,一能令于余趣中生,二与生作生起因。】
那么既然这个存有一直存在着,这个「有」又产生两种情况:一个是能够在其他的各道中受生,再一个「有」缘「生」。因为存有,他就不一定在六道的哪一道了,只要存在,我们就大概地可以把他框到六道的框架里面了,是吧?也因为存有,就会生起更多。说这个事物存在,他一般就会具有繁衍性、繁殖性,所以「有」缘「生」,会引起生。
【生亦有二种业,一能起诸蕴,二与老作生起因。】
那么「生」又有两种业,会导出两种情况:一个是「能起诸蕴」,再一个「与老作生起因」。「有生能起诸蕴」,就是「生」它能够引起诸多的色、受、想、行、识,因为「生」,就会使得色、受、想、行、识越来越多,越来越多……有「生」就会有「老」。
【老亦有二种业,一令诸根变异,二与死作生起因。】
那么「老」又会导出两种情况:一个是「诸根变异」,发白面皱(头发白了,皮肤起皱纹了),身体的功能不如年轻的时候了,一切都在衰变,诸根开始变异。人要是老了,眼花了、耳聋了,甚至舌头尝味道都不灵敏了,是吧?诸根变异了。那么「老」就缘「死」,一旦衰老了,渐渐地离死亡越来越近了。
【死亦有二种业,一能坏诸行,二不觉知故相续不绝。】
「死」又会形成两种情况:一个是「坏诸行」,一个是「不觉知故相续不绝」。
什么叫「坏诸行」呢?「诸行」代表一切的存在物正在进行中,但是突然来的无常就会使这些存在物的运行受到干扰(至少是一段时间内受到干扰、受到阻碍),所以说「能坏诸行」。
如果众生对于死很麻木,不觉知它,这种由无明(由糊涂)引起的「行」就一直持续,对吧?那么一直到生都一直持续、到死也一直持续,相续不绝。

所以,印光大师就把一个大大的「死」字贴在墙头,提醒自己一定要觉知这个「死」字,无常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来了。如果突然就走了,我的生命有什么意义……多想想这个,会使得我们在活着的每一天都过得更有价值。

【佛子,此中无明缘行,乃至生缘老死者,由无明乃至生为缘,令行乃至老死不断,助成故。】
金刚藏菩萨说:佛子,以上六地菩萨们所想的、心中所念的这个「无明缘行」,一直到「生缘老死」这个链条,「由无明乃至生为缘,令行乃至老死不断,助成」。一切从「无明」开始,也从「生」开始,因为「无明」才有了造作,因为「生」才有了「老死」,就这样不断绝……

所以我们就知道:要想灭掉「十二因缘」的链条,灭哪里呢?灭它的开始,灭它的种子。

【无明灭则行灭,乃至生灭则老死灭者,】
「无明」如果灭了,那「行」就灭了;「行」灭了,「识」就灭了……就这样,前面的一个灭了,后面的肯定就不会生(就都灭了),所以说「生」灭了,「老死」也灭了。
【由无明乃至生不为缘,令诸行乃至老死断灭,不助成故。】
如果说「无明乃至生不为缘」,一个链条环扣不接着下一个环扣进行,就会使得「诸行乃至老死断灭」。「十二因缘」的链条你从哪里下手切断它?后面与前面就接不上了(就断了),它是一个套一个的,你从「十二因缘」的任何一个链条环扣这里下手都可以切断它。
【佛子,此中无明、爱、取不断是烦恼道,行、有不断是业道,余分不断是苦道;】
金刚藏菩萨说:佛子,我们能够看出「十二因缘」的链条当中,无明、贪爱、取著不断,真的是导向烦恼的道,只要你无明、只要你贪爱、只要取著不断,你肯定有烦恼。那么行、有不断的是业道,只要你在「行」(在造作),只要有「存有」,这个「业」就不会停息。其他的不断就将带来苦。
【前后际分别灭三道断,】
我们要想灭掉「烦恼道」、「业道」或者「苦道」,怎么灭呢?其实灭掉前面也可以,灭掉无明、贪爱、取著或者灭掉后面的「生缘老死」等等,灭这些都可以,也就是说一定要想办法把「十二因缘」的链条掐断。
【如是三道离我、我所,但有生灭,犹如束芦。】
金刚藏菩萨说:其实「十二因缘」的链条里我们大概总结出「烦恼道」、「业道」和「苦道」三种道,这三种道其实也是幻里面讲的,本质里其实是离开了「我」和「我所」的,只有相上的生灭,就好像扎在一起的芦苇——非常脆弱,可能一把火就不见了。
【复次,无明缘行者,是观过去;识乃至受,是观现在;爱乃至有,是观未来。】
说「无明缘行」是观过去,最初最初的最初,是从一念「无明」开始的,从这里开始糊涂的,是观过去;「识」乃至「受」,是观现在;「爱」乃至「有」,是观未来。
【于是以后,展转相续。】
就这样看上去辗转相续不断,从开始到未来。
【无明灭行灭者,是观待断。】
「无明」灭,「行」就灭了,这是「观待断」。就是说,我们要想办法切断这个链条就得找根源,就准备断。「观待断」,就是先观,观清楚了(就好像打蛇打三寸或者打七寸,先观清楚了),再看从哪里下手。
【复次,十二有支名为三苦,此中无明、行乃至六处是行苦,触、受是苦苦,余是坏苦;】
金刚藏菩萨说:其实「十二因缘」(「十二有支」),也可以讲是三种苦,这里的「无明」、「行」,一直到眼、耳、鼻、舌、身、意这「六处」,是「行苦」;「触」和「受」是「苦苦」;其他的就是「坏苦」。
什么叫「行苦」呢?就是造作之苦;「苦苦」就是这种感受本身就是苦的;其他是「坏苦」,是变异之苦。
【无明灭行灭者,是三苦断。】
「无明」灭,「行」就灭了,所以三种苦就断了。
【复次,无明缘行者,无明因缘能生诸行;无明灭行灭者,以无无明,诸行亦无,余亦如是。】
而且「无明缘行」,因着「无明」的因缘,能够产生种种「行」;「无明」灭,「行」就灭了,这种「无明」灭了,就没有「无明」了,也没有种种「行」了,其他的也就不见了。
【又无明缘行者,是生系缚;无明灭行灭者,是灭系缚。余亦如是。】
「又无明缘行者,是生系缚;无明灭行灭者,是灭系缚」,其他也是这样的。
反复地讲,「无明」是轮回的根本因,不明了第一义,不了解实相这是轮回的根本因,一旦陷入到这个「十二因缘」的链条里,你就被「生」也捆绑了、被「灭」也捆绑了,所以一定要解脱。
【又无明缘行者,是随顺无所有观;无明灭行灭者,是随顺尽灭观。余亦如是。】
而且「无明缘行」,是「随顺无所有观」。
什么叫「随顺无所有观」呢?知道本性是空,从无明到生缘老死,这个链条都是在相里讲的,「无明」灭「行」灭,就随顺尽灭观。
【佛子,菩萨摩诃萨如是十种逆顺观诸缘起。所谓:有支相续故,一心所摄故,自业差别故,不相舍离故,三道不断故,】
金刚藏菩萨说:佛子,六地「现前地」的大菩萨就这样可以用十种方法逆着去观「十二因缘」或者顺着去观「十二因缘」。六地「现前地」的菩萨们都发现了「十二因缘」(十二有支)之所以相续,是一心所摄,就是我们的心念的动造成的。「十二因缘」的链条,它就运行在我们的心意识当中,众生各自造作的业不同,也显现了种种的差别,而且十二因缘的链条一环扣一环,不相舍离,烦恼道、业道、苦道好像一直都不会断绝一样。
【观过去、现在、未来故,三苦聚集故,因缘生灭故,生灭系缚故,无所有、尽观故。】
六地「现前地」的菩萨们就观着过去、观着现在、观着未来,感受着苦苦、坏苦、行苦的聚集,感受着因缘的生灭,众生在轮回中被「生」系缚着、被「灭」系缚者,本质里无所有,空幻不实,他们就这样完全地观到这一切……
【佛子,菩萨摩诃萨以如是十种相观诸缘起,知无我、无人、无寿命、自性空、无作者、无受者,即得空解脱门现在前。】
这六地「现前地」的大菩萨们,就以以上的十种相观种种缘起,了知其实本性里没有我、没有人、没有寿者相、自性空、没有作者、没有受者,他们就得到了「空解脱门」现在其前。

上节课问了个问题:六地「现前地」是什么现前了呢?其实是「空解脱门」现前了,他们证入到「空解脱门」了。

【观诸有支皆自性灭,毕竟解脱,无有少法相生,即时得无相解脱门现在前。】
他们观这「十二因缘」(「十二有支」)都是自性灭的,都是在幻化中。幻化中,运行运行消失了,运行运行消失了,总是回归寂灭了,「毕竟解脱」,这个生灭的东西好像不存在一样,我们就永远处在那种解脱于生灭的状态里,这叫「毕竟解脱」(我们不受生灭干扰,这就是「毕竟解脱」)。
在「毕竟解脱」里,没有少法相生,也就是说,在「空、无相」里是真的没有什么法或者相生起,这个时候就得到了「无相解脱门」现在前(原来六地「现前地」指的是「无相解脱门」也现在前了)。
【如是入空、无相已,无有愿求,唯除大悲为首,教化众生,即时得无愿解脱门现在前。】
六地「现前地」的菩萨们就这样入到了「空、无相」之后,也没有什么愿求,依然怀着大悲,想要教化众生出离轮回,这个时候就得到了「无愿解脱门」现在前了。
【菩萨如是修三解脱门,离彼、我想,离作者、受者想,离有、无想。】
我们看「三解脱门」:
六地「现前地」其实在这里,三种解脱门现在其前(就是「空解脱门」、「无相解脱门」、「无愿解脱门」),就这样修三种解脱门,离开了彼、我之想(自他之想),就没有他人和自我之间的对立了;也离开了作者和受者之想(离开了主体、客体之想);也离开了有、无之想(是存在不存在,也不想这些了,不分别了),就这样。

所以这节课讲的虽然是理论(很多的理论),实际上还是把我们导向了「空、无相、无愿」的究竟实相。

六祖慧能说:「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当证到六地「现前地」,真的是「本来无一物,何处寻解脱?」

你想解脱呀,问问你:有什么在束缚着你吗?你又找不到。

找不到束缚你的东西,那不就当下解脱了吗?正在解脱着,一直在解脱……(这样就是你没留意你的解脱状态,只留意那个不解脱状态了,而那个不解脱状态是个假象,它不是真实的,我们本自就是解脱的……)




《华严经》113(第三七卷)十地品 第二十六之四(上) 2020-09-21

◎ 临命终时跟谁走?十善业道与持戒有多重要? 2020-09-21

◎ 那些修养佛心值得收藏学习的句子 2020-09-20
◎ 但得大空心, 天下总无敌 2020-09-19

◎ 突然很烦,怎么办? 2020-09-18

◎ 佛经为什么有这么重要? 2020-09-17

设置星标 添加到桌面

能更方便更快捷的找到我们





阅读原文, 查看华严目录
 点赞认同, 点在看法布施
 

醍醐学院所有音频、文稿等下载地址:

1、企业微信网盘(推荐):https://drive.weixin.qq.com/s?k=AMEAKAdgAG0gCCJ0wD

不用再申请下载权限了,打开链接即可下载,非常方便。

2、自建网站网盘:http://pan2.rukongmen.com/#s/8G7dNRig

以上链接可下载也可在线收听,推荐用电脑下载。此信息可转发法布施。

本文链接:https://tihuxueyuan.net/post/722.html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未曾闻死亡声响

【佛教故事】未曾闻死亡声响

关注「醍醐禅院」公众号佛教故事|Buddhist stories|未曾闻死亡声响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华严经》275(第八〇卷)入法界品 第三十九之二十一(下)

《华严经》275(第八〇卷)入法界品 第三十九之二十一(下)

▲点击上面“醍醐禅院”关注我们!八十卷《华严》的最后一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普贤菩萨(普贤王如来)所讲的偈颂。【...

《华严经》273(第八〇卷)入法界品 第三十九之二十一(下)

《华严经》273(第八〇卷)入法界品 第三十九之二十一(下)

▲点击上面“醍醐禅院”关注我们!在前面的两节课当中,我们已经大概了解了一下三昧之王——伟大的普贤菩萨有着怎样...

《华严经》273(第八〇卷)入法界品 第三十九之二十一(上)

《华严经》273(第八〇卷)入法界品 第三十九之二十一(上)

▲点击上面“醍醐禅院”关注我们!上节课讲到,善财童子至心恳切地想要见普贤菩萨……【时,善财童子即见普贤菩萨,...

【佛教故事】弥勒佛出世本缘(二)

【佛教故事】弥勒佛出世本缘(二)

关注「醍醐禅院」公众号佛教故事|Buddhist stories|弥勒佛出世本缘(二)当时,大迦叶同诸比丘聆...

《华严经》265(第七八卷)入法界品 第三十九之十九

《华严经》265(第七八卷)入法界品 第三十九之十九

▲点击上面“醍醐禅院”关注我们!此时,弥勒菩萨依然对着大众在赞叹着善财童子……【诸仁者,此长者子,恒以此行救...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