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书文稿 > 正文内容

华严经精修-176

音频首发:蜻蜓fm

搜索关键字:醍醐学院



《华严经》法界实相第176课,已经到了《大方广佛华严经》的第55卷离世间品第三十八之三,依然是普贤菩萨在讲解菩萨摩诃萨的种种特质。

 

佛子,菩萨摩诃萨发十种无下劣心。何等为十?佛子,菩萨摩诃萨作如是念:‘我当降伏一切天魔及其眷属。’是为第一无下劣心。又作是念:‘我当悉破一切外道及其邪法。’是为第二无下劣心。

首先讲的是菩萨摩诃萨发十种无下劣之心。这十种无下劣之心里面,我们看一下重点。要有勇气降伏一切天魔及天魔的眷属;要有勇气去破坏一切的外道及邪法。

 

又作是念:‘我当于一切众生善言开喻皆令欢喜。’是为第三无下劣心。又作是念:‘我当成满遍法界一切波罗蜜行。’是为第四无下劣心。

要对于一切众生用善巧的语言去开示,去给大家打比方,让众生感觉欢喜;要成就圆满遍法界一切波罗蜜之行。

 

又作是念:‘我当积集一切福德藏。’是为第五无下劣心。又作是念:‘无上菩提广大难成,我当修行悉令圆满。’是为第六无下劣心。

要积集一切福德之藏;无上菩提广大难成,但是我们要发誓修行,令无上菩提得以圆满。

 

又作是念:‘我当以无上教化、无上调伏,教化调伏一切众生。’是为第七无下劣心。又作是念:‘一切世界种种不同,我当以无量身成等正觉。’是为第八无下劣心。

要以无上的教化、无上的调伏去教化调服一切众生;一切世界有着种种的不同,要发誓以无量身成等正觉,就是无数次的成佛。

 

又作是念:‘我修菩萨行时,若有众生来从我乞手足、耳鼻、血肉、骨髓、妻子、象马乃至王位,如是一切悉皆能舍,不生一念忧悔之心,但为利益一切众生,不求果报,以大悲为首,大慈究竟。’是为第九无下劣心。

在修菩萨行的时候,众生向我们乞求什么我们都能舍。无论是手、脚、耳朵、鼻子、血肉,骨髓,还是有众生向我们求乞妻子、象马、王位一切一切我们都能舍,而不生一念的忧愁后悔之心,为利益一切众生不求果报,以大悲为首,大慈为究竟。

 

又作是念:‘三世所有一切诸佛,一切佛法、一切众生、一切国土、一切世间、一切三世、一切虚空界、一切法界、一切语言施设界、一切寂灭涅槃界,如是一切种种诸法,我当以一念相应慧,悉知悉觉,悉见悉证,悉修悉断,然于其中无分别、离分别、无种种差别、无功德、无境界、非有非无、非一非二。

而且菩萨摩诃萨还会这样想,三世所有一切诸佛、一切佛法、一切众生、一切国土、一切时间、一切三世、一切虚空界、一切法界、一切语言施设之界、一切寂灭涅槃之界,类似的一切种种诸法,我都要以一念相应的智慧,完全知觉、完全了见、完全证得、完全修断。而在其中不分别,离开所有分别,无种种差别、无功德、无境界、非有非无、非一非二。(其实是在一种第一义的境界里做一切)。

 

以不二智知一切二,以无相智知一切相,以无分别智知一切分别,以无异智知一切异,以无差别智知一切差别,以无世间智知一切世间,以无世智知一切世,以无众生智知一切众生,以无执著智知一切执著,以无住处智知一切住处,以无杂染智知一切杂染,以无尽智知一切尽,以究竟法界智于一切世界示现身,以离言音智示不可说言音,以一自性智入于无自性,以一境界智现种种境界;知一切法不可说,而现大自在言说,证一切智地;为教化调伏一切众生故,于一切世间示现大神通变化。’是为第十无下劣心。佛子,是为菩萨摩诃萨发十种无下劣心。若诸菩萨安住此心,则得一切最上无下劣佛法。】

以不二智知一切二,以无相智知一切相,以无分别智知一切分别,以无异智了知一切异,就是以无有任何差异的智慧了知一切差异,以无有差别的智慧了知一切差别,以无世间智了知一切世间,以无世智了知一切世,以无众生智了知一切众生,以无执著智了知一切执著,以无住智了知一切住处,以无杂染智了知一切杂染,以无尽智了知一切尽,以究竟法界智于一切世界可以示现化身,以离开语言音声的智慧向大家展示不可言说的语言音声,以一种自性智入于无自性当中,以一种境界智示现种种境界(这里非常非常的究竟,其实就是在完全的松、空、化开中,在完全的不著、不住中,去包纳一切、了知一切);知一切法不可说,而现大自在言说,证一切智地;为教化调伏一切众生故,在一切世间示现大的神通变化。

 

【佛子,菩萨摩诃萨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有十种如山增上心。何等为十?佛子,菩萨摩诃萨常作意勤修一切智法,是为第一如山增上心。恒观一切法本性空无所得,是为第二如山增上心。愿于无量劫行菩萨行,修一切白净法,以住一切白净法故,知见如来无量智慧,是为第三如山增上心。为求一切佛法故,等心敬奉诸善知识,无异希求,无盗法心,唯生尊重,未曾有意,一切所有悉皆能舍,是为第四如山增上心。若有众生骂辱、毁谤、打棒、屠割,苦其形体,乃至断命,如是等事悉皆能受,终不因此生动乱心、生瞋害心,亦不退舍大悲弘誓,更令增长无有休息。何以故?菩萨于一切法如实出离,舍成就故;证得一切诸如来法,忍辱柔和已自在故。是为第五如山增上心。】

普贤菩萨说:菩萨摩诃萨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还有十种像山一般的增上之心。菩萨摩诃萨常常地作意勤修一切智之法。恒观一切法本性空无所得。愿意在无量劫修行菩萨行,修一切白净的善法,住于一切白净的善法。了知、了见如来的无量智慧。为了求一切佛法,可以怀着平等心去恭敬或者供奉所有的善知识,没有那种旁骛之心,没有盗法之心,只是尊重一切的善知识,没有太多的杂念,一切自己拥有的都能舍给自己的善知识。要是有众生辱骂自己、毁谤自己、用棍棒打自己、用刀子割自己,不管怎样伤害自己的形体,甚至说断掉自己的性命,这一切都能忍受,不会生起动乱心,不会生起瞋害心,也不会退舍大悲心和宏大的誓愿,反而使得自己的大悲心及宏大的誓愿进一步地增长,没有休息。(所以在修行的道路上,有的时候逆境确确实实就是财富,一切都是试炼我们的道心的。)菩萨于一切法如实地出离,通过舍而成就,证得一切所有如来之法,忍辱柔和已经自在。

 

【菩萨摩诃萨成就增上大功德,所谓:天增上功德、人增上功德、色增上功德、力增上功德、眷属增上功德、欲增上功德、王位增上功德、自在增上功德、福德增上功德、智慧增上功德。】

普贤菩萨说,菩萨摩诃萨成就了增上的大功德,比如说,天增上功德、人增上功德、色增上功德、利益增上功德、眷属增上功德、欲增上功德、王位增上功德、自在增上功德、福德增上功德、智慧增上功德。

 

【虽复成就如是功德,终不于此而生染著,所谓:不著味、不著欲、不著财富、不著眷属;但深乐法,随法去、随法住、随法趣向、随法究竟,以法为依、以法为救、以法为归、以法为舍,守护法、爱乐法、希求法、思惟法。】

虽然成就了这么多的功德,却不生染著,不著味、不著欲、不著财富、不著眷属;只是深深地爱乐法,随法去、随法住、随法趣向、随法究竟,以法为依、以法为救、以法为归、以法为舍,守护法、爱乐法、希求法、思维法。

 

【佛子,菩萨摩诃萨虽复具受种种法乐,而常远离众魔境界。何以故?菩萨摩诃萨于过去世发如是心:‘我当令一切众生皆悉永离众魔境界,住佛境故。’是为第六如山增上心。】

菩萨摩诃萨们虽然具足圆满地得受了种种的法乐,却常远离众魔的境界。因为他们在过去世发了这样的心:我当令一切众生皆悉永远永远离开诸魔镜界,住于佛的境界。然后过去世的发愿就是帮助众生离开魔境,住于佛境,所以他们本身自己也做到了。

 

【菩萨摩诃萨为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已于无量阿僧祇劫行菩萨道精勤匪懈,犹谓:‘我今始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菩萨摩诃萨为了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觉),已经在无量劫行菩萨道,都不曾懈怠,而且他们一直想着要发成正觉之心,甚至感觉我好像刚刚才发起成正觉之心一样。

 

【行菩萨行,亦不惊、亦不怖、亦不畏。虽能一念即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然为众生故,于无量劫行菩萨行无有休息,是为第七如山增上心。菩萨摩诃萨知一切众生性不和善,难调难度,不能知恩,不能报恩,是故为其发大誓愿,欲令皆得心意自在,所行无碍,舍离恶念,不于他所生诸烦恼,是为第八如山增上心。】

他们行菩萨行,不会惊恐、不会畏怖。虽然一念就能够成就无上正等正觉,但是为了众生,在无量劫修菩萨行,不会舍离众生。他们了知一切众生性不和善,了知众生难调难度,很多众生不能知恩,不能报恩,所以更加发下了大誓愿,愿意帮助众生都能得到心意的自在,所行没有障碍,舍离所有的恶念,不会在众生这里生起烦恼。(菩萨摩诃萨不会真的跟众生计较)

 

【菩萨摩诃萨复作是念:‘非他令我发菩提心,亦不待人助我修行。我自发心,集诸佛法,誓期自勉,尽未来劫行菩萨道,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我今修菩萨行,当净自心亦净他心,当知自境界亦知他境界,我当悉与三世诸佛境界平等。’是为第九如山增上心。】

而且他们甚至想,不是说众生让我发菩提心,也不用等着别人帮助我修行,我自己主动地发心,我要积集诸多的佛法。我不停地发下誓愿,甚至给自己定下一个期限,来自己勉励自己:尽未来劫,我会行菩萨道,成就无上正等正觉。所以说我要修菩萨行,清净自心,也清净他心,了知自己的境界其实也是其他人的境界,我当与三世诸佛的境界平等,我要证得跟三世诸佛一样,无论是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

 

【菩萨摩诃萨作如是观:‘无有一法修菩萨行,无有一法满菩萨行,无有一法教化调伏一切众生,无有一法供养恭敬一切诸佛,无有一法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已成、今成、当成,无有一法已说、今说、当说,说者及法俱不可得,而亦不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愿。’何以故?菩萨求一切法皆无所得,如是出生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菩萨摩诃萨们还会作这样的观:无有一法修菩萨行,无有一法满菩萨行,无有一法教化调伏一切众生,无有一法供养恭敬一切诸佛,无有一法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已成、今成、当成,无有一法已说、今说、当说,法者及法都不可得,但是依然不舍离自己的成正觉之愿。

其实正是因为菩萨求一切法皆无所得,就这样出生了真正的无上正等正觉。

 

【是故,于法虽无所得,而勤修习增上善业,清净对治,智慧圆满,念念增长,一切具足。

于法虽然无所得,却勤修习增上的善业,清净的对治,智慧圆满,念念增长,一切具足。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海智。

接下来,普贤菩萨又说,菩萨摩诃萨还有十种入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如海一般的智慧。

 

【入一切无量众生界,是为第一如海智。入一切世界而不起分别,是为第二如海智。知一切虚空界无量无碍,普入十方一切差别世界网,是为第三如海智。】

菩萨摩诃萨可以入到一切无量的众生界;入到一切的世界而不起分别;了知一切虚空界的无量无碍,普入十方一切差别世界网;

 

【菩萨摩诃萨善入法界,所谓:无碍入、不断入、不常入、无量入、不生入、不灭入、一切入,悉了知故,是为第四如海智。菩萨摩诃萨于过去、未来、现在诸佛、菩萨、法师、声闻、独觉及一切凡夫所集善根已集、现集、当集,三世诸佛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已成、今成、当成所有善根,三世诸佛说法调伏一切众生已说、今说、当说所有善根,于彼一切皆悉了知,深信随喜,愿乐修习,无有厌足,是为第五如海智。】

菩萨摩诃萨善入法界,所谓:无碍入、不断入、不常入、无量入、不生入、不灭入、一切入,完全了知。菩萨摩诃萨与过去、未来、现在诸佛、菩萨、法师、以及声闻、独觉以及一切凡夫所修集的一切善根,都已经修集,现在正在修集,或者未来当修集,三世诸佛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已经成就,正在成就,或者将要成就所有的善根,三世诸佛讲法调伏一切众生已经讲的,正在讲的,将要讲的所有善根。菩萨摩诃萨对于这一切完全地了知,深深地信并且随喜,愿乐修习,没有厌足。

 

【菩萨摩诃萨于念念中入过去世不可说劫,于一劫中,或百亿佛出世,或千亿佛出世,或百千亿佛出世,或无数、或无量、或无边、或无等、或不可数、或不可称、或不可思、或不可量、或不可说、或不可说不可说,超过算数诸佛世尊出兴于世,及彼诸佛道场众会声闻、菩萨说法调伏,一切众生寿命延促,法住久近,如是一切悉皆明见;如一劫,一切诸劫皆亦如是。】

菩萨摩诃萨在念念中入到过去世的不可说劫,在一劫中,或百亿佛出世,或千亿佛出世,或者百千亿佛出世、或者有无数、无量、无边、无等不可数、不可称、不可思、不可量、不可说、不可说不可说,超过算数的无量佛出兴于世,以及这些诸佛的道场众会声闻、菩萨说法调伏,一切众生的寿命的长短,法住世的时间的长短,一切一切,菩萨摩诃萨完全明见。一个劫是这样,一切诸劫里的这一切事情,他们完全明了。

 

【其无佛劫所有众生,有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种诸善根,亦悉了知;若有众生善根熟已,于未来世当得见佛,亦悉了知。如是观察过去世不可说不可说劫,心无厌足,是为第六如海智。】

没有佛劫的所有众生(就是没有佛出现的时间段里的那些众生),有的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已经种了善根,菩萨摩诃萨们完全了知;有的众生善根熟了,在未来世当得见佛,菩萨摩诃萨对于这一切也完全了知。就这样观察过去世不可说不可说劫,他们的心没有厌足。

 

【菩萨摩诃萨入未来世,观察分别一切诸劫无量无边,知何劫有佛,何劫无佛,何劫有几如来出世,一一如来名号何等,住何世界,世界名何,度几众生,寿命几时。如是观察,尽未来际皆悉了知,不可穷尽而无厌足,是为第七如海智。】

菩萨摩诃萨也可以入到未来世,观察分别一切诸劫的无量无边,了知什么时候有佛,什么时候无佛,什么时候有几个佛出现于世,每一个佛的名号是什么样子的,住什么样的世界,世界名字是什么样子的,将度什么样的众生,度多少众生,寿命长短如何。关于未来的这一切,菩萨摩诃萨完全了知,不可穷尽,没有厌足。

 

【菩萨摩诃萨入现在世观察思惟,于念念中普见十方无边品类不可说世界,皆有诸佛于无上菩提已成、今成、当成,往诣道场菩提树下,坐吉祥草,降伏魔军,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菩萨摩诃萨也可以入到现在世观察思惟,在念念中普遍地见到十方无边品类的不可说世界,现在世的这些世界里都有佛,于无上正觉已成、今成、当成(已经成就,正在成就或者将要成就)。他们来到道场菩提树下,坐在吉祥草上,降伏魔军,成就正觉。

 

【从此起已,入于城邑,升天宫殿,说微妙法,转大法轮,示现神通,调伏众生,乃至付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舍于寿命,入般涅槃;入涅槃已,结集法藏令久住世,庄严佛塔种种供养。亦见彼世界所有众生,值佛闻法,受持讽诵,忆念思惟,增长慧解。】

从这里起来,入到城市,升到天宫去讲法、转法轮,示现神通,调伏众生,然后给大家介绍成正觉之法,之后舍掉寿命,入般涅槃;入般涅槃之后,佛所讲的这些经藏会结集起来久久地住世,庄严佛塔,种种被大家供养。这一切菩萨完全能够了知。也能够见到其他世界的所有众生,遇到佛,听闻法,受持读诵法的样子,或者忆念思惟法的样子,增长智慧理解的样子。

 

【如是观察普遍十方,而于佛法无有错谬。何以故?菩萨摩诃萨了知诸佛皆悉如梦,而能往诣一切佛所恭敬供养。菩萨尔时,不著自身、不著诸佛、不著世界、不著众会、不著说法、不著劫数,然见佛闻法,观察世界,入诸劫数,无有厌足,是为第八如海智。】

就这样地观察普遍十方,对于佛法没有错谬。菩萨摩诃萨了知诸佛皆悉如梦,而能够去参拜一切佛所在的地方恭敬供养。菩萨们做这一切的时候不著自身、不著诸佛、不著世界、不著众会、不著说法、不著劫数,但是见佛闻法,观察世界,入到种种的劫数,没有任何的厌倦,也不会盲目地知足。

 

【菩萨摩诃萨于不可说不可说劫一一劫中,供养恭敬不可说不可说无量诸佛,示现自身殁此生彼,以出过三界一切供具而为供养,并及供养菩萨、声闻、一切大众;

菩萨摩诃萨在不可说劫的每一个劫,恭敬供养了不可说的无量佛,示现自己的身形从这里消失了,到那里又化现了。以超过三界的一切供具去供养佛、供养菩萨、声闻、供养一切大众。
大家注意!供养佛、供养菩萨、供养声闻,甚至,也可以对于一切大众说「供养」这个词(供养一切大众)也对。但是你说布施也可以。

 

【一一如来般涅槃后,皆以无上供具供养舍利,及广行惠施满足众生。佛子,菩萨摩诃萨以不可思议心、不求报心、究竟心、饶益心,于不可说不可说劫,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供养诸佛,饶益众生,护持正法,开示演说,是为第九如海智。】

 每个佛涅槃后,大家都用无上的供具去供养舍利,广行惠施,满足众生。普贤菩萨说,菩萨摩诃萨以不可思议之心、不求报之心、究竟心、饶益心,在不可说不可说劫,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缘故,去供养诸佛,饶益众生,护持正法,开示讲说正法。

 

【菩萨摩诃萨于一切佛所、一切菩萨所、一切法师所,一向专求菩萨所说法、菩萨所学法、菩萨所教法、菩萨修行法、菩萨清净法、菩萨成熟法、菩萨调伏法、菩萨平等法、菩萨出离法、菩萨总持法;得此法已,受持读诵,分别解说,无有厌足;令无量众生,于佛法中,发一切智相应心,入真实相,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转。】

而且菩萨摩诃萨在一切佛所在的地方、一切菩萨所在的地方、一切法师所在的地方、一直专求菩萨所说法、菩萨所学法、菩萨所教化之法、菩萨修行法、菩萨清净法、菩萨成熟法、菩萨调伏法、菩萨平等法、菩萨出离法、菩萨总持法,得到了种种法之后受持读诵,分别解说,没有厌足。让无量众生发起了一切智相应心,入到真实相,于无上正等正觉,得到不退转。

 

【菩萨如是于不可说不可说劫无有厌足,是为第十如海智。佛子,是为菩萨摩诃萨十种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海智。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得一切诸佛无上大智慧海。】

菩萨们就这样,在(无量)不可说不可说劫做这样的事情,去度众生没有厌足。

 

【佛子,菩萨摩诃萨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有十种如宝住。何等为十?佛子,菩萨摩诃萨悉能往诣无数世界诸如来所,瞻觐顶礼,承事供养,是为第一如宝住。于不思议诸如来所,听闻正法,受持忆念,不令忘失,分别思惟,觉慧增长,如是所作充满十方,是为第二如宝住。于此刹殁,余处现生,而于佛法无所迷惑,是为第三如宝住。知从一法出一切法,而能各各分别演说,】

接下来,普贤菩萨又讲,菩萨摩诃萨对于无上正等正觉还有十种如宝住。首先指的是,他们能够参拜无数世界,去到无量佛所在的地方,去瞻仰、礼敬、承事供养。而且在不可思议诸佛所在的地方,他们可以听闻正法,受持忆念不令忘失,分别思惟,使得觉慧增长。就这样的所做充满了十方。菩萨摩诃萨们在这里消失了,在那里现身了,对于佛法没有迷惑,他们了知从一法就能出生一切法,而能各个分别地演说。

 

【以一切法种种义究竟皆是一义故,是为第四如宝住。知厌离烦恼,知止息烦恼,知防护烦恼,知除断烦恼,修菩萨行不证实际,究竟到于实际彼岸,方便善巧,善学所学,令往昔愿行皆得成满,身不疲倦,是为第五如宝住。知一切众生心所分别皆无处所,而亦说有种种方处;虽无分别、无所造作,为欲调伏一切众生而有修行、而有所作,是为第六如宝住。知一切法皆同一性,】 

因为一切法的种种义,究竟都是同一种义,他们了知厌离烦恼,知道怎样止息烦恼,了知怎样防护烦恼,了知怎样除断烦恼,菩萨摩诃萨们修菩萨行,不会忙着去证真如实际,他们却究竟到于真如实际当中,他们有着方便的善巧,善学所学。令往昔愿行都得成就圆满,他们也不感觉疲倦,他们了知一切众生心所分别,皆没有处所,而亦讲说有种种的方位处所,虽然没有分别、无所造作,为了调伏一切众生而有修行、而有所做,他们了知一切法皆同一性。

 

【所谓:无性,无种种性,无无量性,无可算数性,无可称量性,无色无相,若一若多皆不可得,而决定了知此是诸佛法、此是菩萨法、此是独觉法、此是声闻法、此是凡夫法、此是善法、此是不善法、此是世间法、此是出世间法、此是过失法、此是无过失法、此是有漏法、此是无漏法,乃至此是有为法、此是无为法,是为第七如宝住。】

所谓:无性,无种种性,无无量性,不可算数性,无可称量性,无色无相,若一若多皆不可得,他们却决定了知此是诸佛法、此是菩萨法、此是独觉法、此是声闻法、此是凡夫法、此是善法、此是不善法、此是世间法、此是出世间法、此是过失法、此是无过失法、此是有漏法、此是无漏法,乃至此是有为法、此是无为法,他们在一切的无分别中,又能够进行相里的这些明晰的判断和分别。

 

【菩萨摩诃萨求佛不可得、求菩萨不可得、求法不可得、求众生不可得,而亦不舍调伏众生令于诸法成正觉愿。何以故?菩萨摩诃萨善巧观察,知一切众生分别,知一切众生境界,方便化导令得涅槃;为欲满足化众生愿,炽然修行菩萨行故。是为第八如宝住。

菩萨摩诃萨求佛不可得、求菩萨不可得、求法不可得、求众生不可得,但是又不舍离调伏众生,令众生于诸法能够成正觉。普贤菩萨说,菩萨摩诃萨们善巧地观察,知一切众生分别,知一切众生境界,方便化导令入涅槃(这里的涅槃代表解脱);为了满足度化众生的愿望,他们炽然、猛烈、精进地修行菩萨行。

 

【菩萨摩诃萨知善巧说法、示现涅槃,为度众生所有方便,一切皆是心想建立,非是颠倒,亦非虚诳。何以故?菩萨了知一切诸法三世平等、如如不动、实际无住,不见有一众生已受化、今受化、当受化,亦自了知无所修行,无有少法若生若灭而可得者,而依于一切法,令所愿不空。是为第九如宝住。】

菩萨摩诃萨了知善巧说法、示现涅槃,为度众生所有方便,一切皆是心想建立,非是颠倒,亦非虚诳。他们了知为众生所做的一切都是自己的心意识推动建立起来的,无所谓颠倒和虚诳。他们了知一切诸法三世平等、如如不动,实际无住,不见有一个众生已经被度化、或者正在被度化、或者应当将要被度化,他也了知自己无所修行,无有少法若生灭而可得,但是他们依于一切法,令所愿不空,不执著一切,又一切皆成。

 

【菩萨摩诃萨于不思议无量诸佛一一佛所,闻不可说不可说授记法,名号各异,劫数不同;从于一劫乃至不可说不可说劫常如是闻,闻已修行,不惊不怖,不迷不惑,知如来智不思议故,如来授记言无二故,自身行愿殊胜力故,随应受化令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满等法界一切愿故,是为第十如宝住。佛子,是为菩萨摩诃萨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十种如宝住。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得诸佛无上大智慧宝。】

菩萨摩诃萨在不可思议的无量诸佛的每一个佛所在的地方都听闻了无数的授记之法,可能每一个佛给他们的授记都不太一样,说他们未来多久成佛也不太一样,从于一劫乃至不可说劫都是这样地听闻,听闻正法之后修行,不会惊怖,不会迷惑,了知如来的智慧不可思议,如来授记的语言完全如是(完全符合实际),自身行愿殊胜力的缘故,随着应受度化的,菩萨摩诃萨们在佛的教化和指引下,最终成就了无上正觉,就圆满了自己像法界一样无量的神圣大愿。




醍醐学院所有音频、文稿等下载地址:

1、企业微信网盘(推荐):https://drive.weixin.qq.com/s?k=AMEAKAdgAG0gCCJ0wD

不用再申请下载权限了,打开链接即可下载,非常方便。

2、自建网站网盘:http://pan2.rukongmen.com/#s/8G7dNRig

以上链接可下载也可在线收听,推荐用电脑下载。此信息可转发法布施。

本文链接:https://tihuxueyuan.net/post/2331.html

相关文章

【随缘分享】修行核心在哪儿呢?回归那个「虚空」「不著」「不住」

【随缘分享】修行核心在哪儿呢?回归那个「虚空」「不著」「不住」

醍醐随缘分享 醍 醐 学 院修行核心在哪儿呢?回归那个「虚空」「不著」「不住」Tihu Buddh...

《华严经》275(第八〇卷)入法界品 第三十九之二十一(上)

《华严经》275(第八〇卷)入法界品 第三十九之二十一(上)

▲点击上面“醍醐禅院”关注我们!我们继续来学习普贤菩萨,也就是普贤王如来所讲的偈颂:【或有观见一毛孔,具足庄...

《华严经》274(第八〇卷)入法界品 第三十九之二十一(下)

《华严经》274(第八〇卷)入法界品 第三十九之二十一(下)

▲点击上面“醍醐禅院”关注我们!上节课讲到,善财童子在普贤菩萨的毛孔中,修得终于与普贤菩萨以及所有诸佛无二无...

《华严经》272(第七九卷)入法界品 第三十九之二十(上)

《华严经》272(第七九卷)入法界品 第三十九之二十(上)

▲点击上面“醍醐禅院”关注我们!上节课,弥勒菩萨告诉善财童子,说就着相讲,他是从摩罗提国来的……【善男子,我...

【醍醐随笔】2021年11月 第四期(上)

【醍醐随笔】2021年11月 第四期(上)

---------醍醐---------?一醒能消万劫迷点亮星标点分享点收藏点点赞点在看...

【禅修课】第三期 020 “净土宗”

【禅修课】第三期 020 “净土宗”

 ▼禅修课▲         ∧第三期∨&nbs...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