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书文稿 > 悲华经 | 大悲莲华经 > 正文内容

第34课·云何得菩提(一)

00:00

大家好!

上节课讲到,释迦牟尼佛的过去世——宝海梵志,他除了宝藏佛之外还有八十个儿子,这八十个儿子也都得到了授记(未来将作佛)。

【“善男子,尔时宝海梵志有三亿弟子,在园门外一处而坐,教余众生受三归依,令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

释迦佛对寂意菩萨说:善男子,当时宝海梵志还有三亿个弟子,他们在阎浮园门外的一个地方坐着,正在教化其他的众生,让这些众生受三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并且,劝这些众生发菩提心。

【善男子,尔时梵志劝诸弟子作如是言:‘汝等今者应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取佛世界。今于佛前,如心所求,便可说之。’】

释迦佛说,善男子,当时宝海梵志劝他的这三亿个弟子说:你们也不要只劝别人发菩提心,你们今天也要发菩提心,想一想未来选择个什么样的佛世界,是想要去清净的世界,还是不清净的世界?今天在宝藏佛面前,你们内心有什么愿求,都可以跟宝藏佛讲一讲。

【是三亿人中有一人名曰树提,作如是言:‘尊者,云何菩提?云何助菩提法?云何菩萨修行菩提?云何系念得于菩提?’】

宝海梵志的这三亿个弟子当中一个人名字叫树提,他问自己的师父(宝海梵志),说:尊者,到底什么是菩提?(这问题问得挺好的)

而且树提还问:怎么样做,才有助于我们证得菩提呢?怎么样才算菩萨在修行菩提呢?怎么样才算菩萨心心念念都在菩提之上呢(怎么样才能得到菩提)?

【尔时,其师报言:‘摩纳,如汝所问菩提者,即是菩萨之所修集四无尽藏。】

这个时候,树提的师父(宝海梵志)对树提说:善男子,你所问的「到底什么是菩提」,你要了解,菩提即是菩萨所修集的四种无尽藏。

「摩纳」,就是年纪轻轻就开始修清净行的人。这是对于弟子的一个称赞,其实就是「善男子」的意思。

【何等为四?所谓无尽福德藏、无尽智藏、无尽慧藏、无尽佛法和合藏。善男子,是名菩提。】

你要想了解菩提,就必须了解一下四种无尽藏,分别是:无尽福德藏、无尽智藏、无尽慧藏、无尽佛法和合藏。

大家注意:「菩提」,我们一般翻译成「觉悟」,或者「觉悟的智慧」,这是很简要的翻译,但是它包含的内涵其实相当的深广。如果想明了到底什么是菩提,我们就要明了无尽的福德藏、无尽的智慧藏(这里把「智藏」和「慧藏」分开了),还要了解无尽的佛法和合藏。

广学多闻肯定是少不了的。你只学了一部经有所开悟,就说我了解「菩提」了,那你对于菩提的了解显然也是片面的。如果你广学多闻,好好地持戒,好好地深入禅定实修,又配合学习了「三藏十二部」经法,这个时候你再讲什么是菩提,肯定非常全面、完整、有说服力,这是大家能理解的。

这就好像对于「人生」这个词。你问个小学生,他也能解释给你听什么是人生。孩子的想象力丰富,天马行空,他可能很有创意,有一些形容也是不错;但是,你让一个饱经沧桑,有八十年阅历的人去讲一讲什么是人生,他讲得应该更贴切一些;那么,让一个阿罗汉讲什么是人生,或者再让一个佛去讲什么是人生,得到的答案又不一样了。谁最圆满?福慧具足的、最圆满的那个人他给的答案肯定是最圆满的。

【摩纳,如佛所说助菩提法,所谓摄取助清净度生死法门。】

接下来,宝海梵志又对自己的弟子树提说:摩纳(善男子),其实佛所讲的有助于菩提的方法,就是帮助我们摄取助清净度生死法门(就是使我们的内心变得越来越清净的这种法门)。

这种法门可以超越生死轮回。可以帮助我们超越生死轮回的方法,就是有助于菩提(觉悟)的方法。

接下来,又开始大面积地讲法了,因为宝海梵志他是释迦佛的过去世,他非常擅长讲法,我们看一下他是怎么讲的。

什么是有助于菩提的方法(也就是说我们怎么样才能够得证菩提)?我们能够发现:宝海梵志在这一世讲法的时候,首先强调的也是「六度」——舍财即是助菩提法,以调伏众生故;持戒即是助菩提法,随其所愿得成就故;忍辱即是助菩提法,精进即是助菩提法,禅定即是助菩提法,智慧即是助菩提法,等等。

首先讲的是「六度」。你要想快速地觉悟,那怎么做呢?

【善男子,舍财即是助菩提法,以调伏众生故;】

首先要作财布施,要敢于施舍财物给别人,对于钱财看得不要太重,多多地布施财是有助于我们觉悟的方法。因为通过向有需要的人进行布施、进行施舍,可以安抚众生的心,从而调伏他们。

有句话叫「穷山恶水出刁民」,也有句话叫「仓廪实则知荣辱」。如果一个众生他的生存都不能保障(吃、穿、用、住都成问题),可能他就会潜藏着一些「戾气」在内心中。严重的,甚至走极端、报复社会,心理变态等等。「仓廪实则知荣辱」,温饱的问题先解决了,能吃饱肚子了,再谈精神生活,再谈文化。

在修行上我们也知道,先保证身体的健康,才能顺顺利利地修行。

所谓「身安则道隆」,你身体极度地不舒服,这儿疼、那儿疼的时候,也影响你修行。有的师兄发病的时候,念佛都念不下去了,听经也听不下去,是吧?病痛也会影响我们。

【持戒即是助菩提法,随其所愿得成就故;】

接下来又讲:「持戒」也是有助于菩提(觉悟)的。

我们知道,持戒就是「防非止恶」(防止我们做错事情)。持戒,首先讲是诸恶莫作。「菩萨戒」里在「诸恶莫作」的基础上,又加上了「众善奉行」的要求。

「菩萨戒」被称之为「三聚净戒」,包括摄善法戒、摄律仪戒、饶益有情戒。「摄善法戒」和「饶益有情戒」其实就是众善奉行(为众生服务)。

好好地持戒就有助于我们的菩提(觉悟):你持「居士戒」,有助于你来世再当个人;守好「十善业道」,来世可以生天;把「菩萨戒」守好,可以成佛,可能今生就成佛。所以说「随其所愿得成就」。「持戒」持到极致,心极致的清净,这就像白纸上作画——画什么显什么相,没有干扰。有什么心愿,当下就达成,今生想完成的愿望都成就(心想事成)。为什么呢?持戒清净,所以持戒清净的人能量很强,想什么有什么。

【忍辱即是助菩提法,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具足故;】

接下来,宝海梵志也讲,说:「忍辱即是助菩提法」,「忍辱」有助于我们的觉悟。都知道佛有「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其实这「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在《华严经》当中,普贤菩萨给我们讲细的时候又拓展出无量种妙好。这一切都是佛在「因地」下了极大的功夫修出来的。

如果说,始终能够做到忍辱,甚至入到「空三昧」里,感觉没什么可忍的,因为「我」都不存在,忍什么呢?主体都不存在,也不需要忍客体,那这样「忍辱」修到极致的话,你始终不起嗔恨之念。「嗔恨」之念容易让人变丑,甚至你诅咒别人,有时候也让你变丑,那你始终不起嗔恨,你就不会变丑,就有助于我们证得佛一般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

【精进即是助菩提法,具足一切诸事故;】

宝海梵志说:「精进」也是助菩提法,有助于我们证得菩提(有助于我们觉悟)。

今天有幸见到一个女师兄,她每一个毛孔都向外发散着白气,其实也是白光,但是光看着像气一样。靠近她的时候感觉非常清凉、非常清净。了解到她整天在读《药师经》,如果家人不在家的话,她有一天读了二十五遍《药师经》,直接就看到了观世音菩萨了。也没有刻意地修禅定,就精进读经,结果禅定的功夫也慢慢地提升上来了,为什么呢?心清净了。她说她最开始读经的时候妄念很多,她发愿读一千零八十遍的药师经,已经读了九百多遍了。一开始读,妄念很多,读着读着,没有什么妄念了,心很清净。

即便是精进地读经,都能让我们的心清净,我们看一下「精进」多么重要。当然有的师兄精进念佛,不爱读经,爱念佛或者爱诵咒,这个量变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形成质变,非常受益。

其实不仅仅在修行上,在任何一件事情上、在任何一个领域、一个行业精进努力的人将具足一切诸事(就是说一定会成功)。坚持不懈,一直努力,量变一定会产生质变。

所以,有的人讲:这个世界上没有失败者,只有尚未成功的人。你现在失败了,你再坚持一下,可能就成功了,「精进」非常重要。你再有大福报,你不精进——懒惰懈怠,那你的大愿也只是空话泡影而已。

【禅定即是助菩提法,其心当得善调伏故;】

宝海梵志也讲:「禅定」即是助菩提法。

修习「禅定」(这里特指打坐)。

释迦佛在《巴利三藏》中,反复强调要打坐,禅定(打坐)是有助于菩提(觉悟)的方法。

修习「禅定」,可以使我们的心能够得到极善的调伏。坐下来,心就沉下来了,就不容易被相牵着走。

【智慧即是助菩提法,以知一切诸烦恼故;】

「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六度)的最后一步是「智慧」。

宝海梵志说:「智慧」也是有助于菩提(觉悟)的,智慧使我们了知我们都拥有着哪些烦恼,就好像医生了解病人都拥有着哪些病。如果我们不了解我们拥有着哪些烦恼,怎样对症下药呢?就好像医生不了解病人的病情,他怎么开药方呢?「智慧」可以帮助我们很敏锐地、很敏感地知道自己的短板在哪里,漏洞在哪里!甚至说,想办法把这些短板和漏洞都补足。

【多闻即是助菩提法,得无碍辩故;】

接下来讲,「多闻」即是助菩提法。「广学多闻」有助于我们的菩提(觉悟)。

我们看,释迦佛在无量世之前作为宝海梵志就一直强调要「多闻」,释迦佛的教法从来不倡导孤陋寡闻,一直倡导「多闻」。要是仔细研究一下阿弥陀佛、药师佛的教法,他们也是倡导大家智慧渊博、广学多闻的。

宝海梵志说:「多闻」有助于证得菩提(证得觉悟),可以让我们拥有无有障碍的辩才。

当你的知识储备不足的时候(见识很少的时候),跟别人聊天可能都聊不出什么来,知识面太狭窄的缘故。当你「广学多闻」,就像普贤菩萨「遍知法界事」的时候,那辩才是真无碍,讲什么他都知道,问什么他都对答如流。

【福德即是助菩提法,一切众生之所须故;】

宝海梵志说:「福德」也是有助于菩提的方法(「福德」——通过断一切恶,修一切善而得),一切众生都需要「福德」(都需要断恶、修善),不然,那就去恶道了。

【智即是助菩提法,成就无碍智故;】

接下来讲,智慧的「智」是有助于「菩提」的(有助于觉悟的)。「智慧生智慧」,有智慧的人一作法布施,有无量智慧又来了。越作法布施,智慧越多(越无量),就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循环。

事实上就是这样,你付出什么就得到什么。如果你都没有智慧,你怎样布施智慧给别人呢?所以,先要储备智慧。爱智慧的人,非常爱学习,因为他总觉得现有的智慧还不够,希望拥有更多(无量)的智慧。所以,他将成就无有障碍的智慧,渐渐地足具一切智了,什么都知道。

【寂灭即是助菩提法,柔软善心得成就故;】

宝海梵志说:「寂灭」也是有助于菩提的方法。「寂灭」其实就是「入实相」,入到我们这个佛性(自性的大空体)。入到这里,我们的心才变得真的极致柔软、极致的善。因为在这里,万物一体,没有冲突对立,「你即是我、我即是你」。只有入到佛性(自性)的本体这里,我们才拥有真正极柔软、极善的心。不然,在「相」里说:我心地柔软、我温柔、我善良……那都是某一定的范围之内的,没有触动到自身利益的,那都不是到达极致的柔软和善心。只有到了佛性(真心自性、如来藏、法身)这里,我们才像虚空一样柔软,像「道」一样无私,只有奉献,这才是真的善。

【思惟即是助菩提法,成就断疑故;】

接下来,释迦佛的过去世——宝海梵志他还讲:「思惟」即是助菩提法,成就断疑故。

佛在经中经常讲:谛听,谛听,善思念之,或者善思惟之(仔细听,仔细听,要认真地思考)。「思考」有助于菩提(觉悟)。你要不认真思考,可能有很多疑团还在那里,疑惑之结还没有打开。通过思考,就可以断除我们的疑惑、疑问。有的事一开始没想明白,多想一想,就想明白了,就是这个意思。

【慈心即是助菩提法,成就无碍心故;】

还有「慈心」是有助于菩提之法。「慈心」,就是给予众生快乐。总是利他,给予众生快乐,做有助于让众生快乐的事情,这将有助于我们的觉悟,因为「道」是无私的。所以说,总是利益别人,给予众生快乐,将成就我们的「道」一般广阔、无有障碍的心。

【悲心即是助菩提法,教化众生无厌足故;】

宝海梵志说:「悲心」,拔除一切众生痛苦的心,不忍心众生苦,同体大悲,这也是有助于菩提(觉悟)的方法。正是因为不忍心众生苦,我们才会教化众生,不会厌足。

我们为什么要教化众生?看着众生太苦了,不忍心看着他们苦,想把他们从轮回的大梦中叫醒,所以才一直教化众生。

【喜心即是助菩提法,于正法中生爱乐故;】

宝海梵志说:「喜心」也是有助于菩提(觉悟)的方法,看到别人高兴,我们也跟着高兴,别人有功德,我们要随喜赞叹。

「喜心」是真正有助于菩提的方法,使得我们在正法中生起爱乐。真正的正法就是无私之法,邪法就是自私之法。看到别人欢喜,我们就很欢喜,这说明你在正法中生起来了爱乐;你要是看到别人欢喜,你无动于衷,嗤之以鼻,羡慕、嫉妒、恨……那就是你在邪法中生起了爱乐了,是吧?

【舍心即是助菩提法,成就断于爱憎法故;】

接下来,「舍心」即是助菩提法。

「舍心」,在《巴利三藏》中,被翻译成「平静」。如果按「舍」来翻译的话,就是「可以弃舍一切」,尤其根本上把「我执」舍掉。把「我执」舍掉,是有助于菩提(觉悟)的,你连我执都没有了,那你就断灭了爱憎之法,你不会特别地爱谁、恨谁,是吧?那么按《巴利三藏》中的解释,「舍心」就是平静之心。你处在甚深的平静中、在法界身、在佛性的本体这里,你也就没有特别的爱与恨(都一样),万物都一样,完全平等。

释迦佛他在过去世就相当地擅长讲法,所以才度人无量,又非常的高效率。

这段文字,是宝海梵志所讲,但是也可以理解为是释迦牟尼佛所讲,他的过去世毕竟也是他嘛,所以我们讲得慢一些,仔细地品味……

今天就先学这么多。

感谢宝海梵志!

感谢本师释迦牟尼佛!

感谢本师释迦牟尼佛!

感谢本师释迦牟尼佛!

相关文章

第20课·阿弥陀佛过去世的精进

第20课·阿弥陀佛过去世的精进

【“善男子,尔时梵志于七岁中教化不可计天,令其毕定住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复令不可计龙、阿修罗、乾闼婆、罗刹、拘槃荼、毗舍遮、饿鬼、畜生、地狱及人,毕定住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释迦牟尼佛对寂意菩萨说:善男子,当时宝海梵志在七年当中教化了不可计算的天人,让这些天人都毕定安住于无上正等正觉。而且在这七年里,宝海梵志也度化...

第42课·大悲释迦愿(一)

第42课·大悲释迦愿(一)

上节课讲到,释迦牟尼佛的过去世宝海梵志在正式讲自己的大愿之前,先讲了一个偈颂来赞美宝藏佛。【“善男子,宝海梵志说此偈赞佛已,是时一切大众皆赞叹言:‘善哉!善哉!大丈夫,善能赞叹如来法王。’】释迦佛说:善男子,当时宝海梵志讲完这个偈颂,在场的一切大众都赞叹他说:「善哉!善哉!大丈夫,善能赞叹如来法王」。您对于宝藏佛的赞美...

♥72《悲华经》第十卷  第六品“一切的开始”☀

♥72《悲华经》第十卷 第六品“一切的开始”☀

上节课讲到,与会的一切大众都从释迦牟尼佛的毛孔这里入到了释迦牟尼佛的身体中……【尔时,世尊以一切行门而演说法:“何等名为一切行门,出生死淤泥,入八圣道,具足成就得一切智?】这个时候,释迦佛就开始讲法了,讲的是关于「一切行门」的。到底什么「一切行门」呢?(「行」,就是行为、行动、践行,也就是「知行合一」的「行」;行动、践...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