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书文稿 > 悲华经 | 大悲莲华经 > 正文内容

♥49第七卷 第四品之五“大悲释迦愿(八)”☀

00:00

我们继续来了解释迦牟尼佛过去世作为宝海梵志时所发的大愿。

【有诸菩萨,其心质直无有谄曲,闻佛说法即得八万四千诸法门、八万四千诸三昧门、七万五千陀罗尼门。】

宝海梵志对宝藏佛说:我成佛之后,要是有一些菩萨(他们)的内心坦白、正直、单纯,没有谄媚和弯弯绕,希望他们听闻了我的讲法,就能证得八万四千种不同的法门;希望他们听闻了我的讲法,就能证得八万四千种种不同的三昧门;希望他们听闻了我的讲法,就能证得七万五千陀罗尼门,了解无量的诸法密义。

【有无量无边阿僧祇菩萨摩诃萨修集大乘者,闻是说法亦得如是无量功德,安止住于不退转地。】

宝海梵志说:如果有无量无边阿僧祇菩萨、大菩萨是修大乘的,希望他们听闻了我的讲法,也能得到以上的这无量功德——得到八万四千种种法门、八万四千种种三昧门、七万五千陀罗尼门。

宝海梵志说,希望这无量无边的大菩萨、这些修大乘的大菩萨,都能够安住在不退转的境界。

【是故诸菩萨摩诃萨,欲得种种庄严坚牢故,发不可思议愿,增益不可思议知见以自庄严;】

希望这所有的菩萨、大菩萨,因为想要证得种种庄严、坚牢的缘故(就是希望这些大菩萨都能证得种种坚固的、不可动的庄严),希望他们都能够发下不可思议的大愿,增益不可思议的知见以自庄严(「知见」其实指的是智慧,智慧增多了会让这些大菩萨显得更加庄严)。

【以三十二相庄严故,得八十随形好;】

宝海梵志说:希望这些大菩萨都能够拥有「三十二相」作为庄严,并且也拥有「八十随形好」。

【以妙音庄严故,随诸众生所喜说法,令闻法者满足知见;】

希望他们这些大菩萨有着妙音的庄严,能够随着所有众生所喜好的去讲法,让听他们讲法的众生都能够满足知见(就是增益智慧的意思。「知」是了知,「见」是见到,就是说,了知和见到诸法的真相,这就是智慧)。

【以心庄严故,得诸三昧不生退转;】

宝海梵志说:希望这些大菩萨靠着「心」的庄严,能够得到种种的三昧,不生退转。

靠着「心」的庄严,证得种种禅定(三昧)不退转,是什么意思呢?「心」什么时候最庄严呢?如如不动的时候最庄严。那怎么样如如不动呢?要安住在真心自性(安住在如来藏、法身),这个时候最庄严。

这些大菩萨靠着「心」的庄严,就能够证得种种的三昧禅定境界,不会退转。

所以很多师兄一起打坐(一起修),谁入定入得最深呢?入到法身的那个师兄入定入得最深。不是说见到种种瑞相的师兄入定入得深,而是入到法身的那个师兄入定入得最深,那个时候在法身中,他的心也显得最为庄严。

【以念庄严故,不失一切诸陀罗尼;】

宝海梵志说:希望这些大菩萨也靠着「念」的庄严,不会忘记一切所有的陀罗尼密义(「陀罗尼」有的时候也代表「咒语」)。

「念」就是「今心」,就是此时的心(此时的心所展现的状态),它侧重的是「有相」。

一说「心」,它是空的。但这个「念」(今心)代表此时的心,它可能就有一些显相了。

靠着「念」的庄严,就记住了各种各样的咒语,不会忘记。

【以心庄严故,得分别诸法;】

宝海梵志说:希望这些大菩萨靠着「心」的庄严,也能分别诸法(了解这个法、那个法有怎样的不同)。

【以念庄严故,得解微尘等义;】

也希望他们靠着「念」的庄严,能够了解微尘一样的无量法义(一说「念」,就侧重于「心」已经开始动了,是吧?就开始了解种种法义了)。

【以善心庄严故,得坚固誓愿牢坚精进,如其所愿到于彼岸;】

宝海梵志说:希望这些大菩萨靠着「善心」的庄严,得到「坚固誓愿牢坚精进」,希望这些大菩萨根据他们的大愿,都能够到达解脱的彼岸。

【以专心庄严故,次第过住;】

也希望这些大菩萨靠着「专心」的庄严,能够「次第过住」(「次第过住」指的是在修行的位次上(阶位上)一个一个地往上升,这叫次第过住)。菩萨的五十二个阶位就像上台阶一样,一个接一个地往上上。

宝海梵志说:也希望这些大菩萨靠着「专心」庄严,能够一直获得境界的提升。

【以布施庄严故,于诸所须悉能放舍;】

也靠着「布施」的庄严,对于自己所拥有的物品都能够慷慨地施舍出去,对于众生所需要的一切,都能放舍出去。

【以持戒庄严故,令心善白清净无垢;】

希望这大菩萨也靠着「持戒」的庄严,使得自己的内心「善白」(「善」是良善,「白」是纯净)。希望这些大菩萨「持戒」持得非常好,自己的内心「善白清净」,没有垢染。

【以忍辱庄严故,于诸众生心无障碍;】

宝海梵志说:也希望这些大菩萨靠着「忍辱」庄严,对于所有众生心无障碍。不管众生怎样对待他们,他们的内心都没有任何障碍,像虚空一样。

【以精进庄严故,一切佐助悉得成就;】

也希望这些大菩萨靠着「精进」庄严,「一切佐助悉得成就」(就是一切有助于菩提的妙法,全都成就了)。

【以禅定庄严故,于一切三昧中得师子游戏;】

宝海梵志说:也希望这些大菩萨靠着「禅定」的庄严,在一切种种不同的三昧中,能够自在地获得狮子游戏一般的愉悦。

【以智慧庄严故,知诸烦恼习;】

也希望这些大菩萨,靠着「智慧」的庄严,了知所有的烦恼习气。

【以慈庄严故,专心念于一切众生;】

也希望这些大菩萨靠着「慈」庄严,能够专心地时刻念着一切众生。

【以悲庄严故,悉能拔出众生之苦;】

也希望这些大菩萨靠着「悲」庄严,能够完全地拔出众生的痛苦。

【以喜庄严故,于一切法心无疑惑;】

也希望这些大菩萨靠着「喜」庄严,对于一切法内心没有任何的疑惑。

【以舍庄严故,得离憍慢心,心无高下;】

也希望他们靠着「舍」庄严,可以离开憍慢心,心里没有高下之别,永远永远不会自赞毁他。

所以「慈、悲、喜、舍」的「舍」,在这里释迦佛强调的是舍掉「憍慢心」。你的内心没有高下,不要妄自执著和分别。

【以诸通庄严故,于一切法得师子游戏;】

宝海梵志说:也希望这些大菩萨,靠着种种「神通」的庄严,于一切法得狮子游戏。因为证得了种种神通,显得非常庄严,也会备受尊敬,所以于一切法得狮子游戏,这是神通自在的意思。

【以功德庄严故,得不可尽藏宝手;】

也希望这些大菩萨,靠着「功德」庄严,能够得到不可尽藏宝手(他们的手里可以不停地化现出种种珍贵的物品)。

【以智庄严故,知诸众生所有诸心;】

也希望这些大菩萨,靠着「智慧」的庄严,能够了知众生的所有各种各类的心。

【以意庄严故,方便醒悟一切众生;】

也希望他们靠着「意识」(意念)的庄严,能够用种种方便去觉醒、开悟一切众生。

【以光明庄严故,得智慧眼明;】

宝海梵志说:也希望这些大菩萨,靠着「光明」庄严,得到智慧眼的大光明。

【以诸辩庄严故,令众生得法义应辞;】

也希望这些大菩萨,靠着种种「辩才」的庄严,使得众生真正地领受法义,在讲法的时候,他们总是会找到那个最恰当的词汇去表达。

【以无畏庄严故,一切诸魔不能留难;】

宝海梵志对宝藏佛说:我成佛之后,也希望这些大菩萨,靠着「无所畏惧」的庄严,一切诸魔都不能够障碍他们。

【以功德庄严故,得诸佛世尊所有功德;】

也希望这些大菩萨,靠着「功德」庄严,能够证得诸佛世尊的所有功德。

【以法庄严故,得无碍辩,常为众生演说妙法;】

也希望这些大菩萨,靠着「法」的庄严,得到无有障碍的辩才,经常给众生讲说妙法。

【以光明庄严故,得一切佛法光明;】

也希望这些大菩萨,靠着「光明」的庄严,得到一切佛的法光明(这是智慧的光明)。

【以照明庄严故,能遍照于诸佛世界;】

也希望这些大菩萨,靠着「照明」的庄严,能够周遍地照耀诸佛世界。

【以他心庄严故,得正智无乱;】

也希望这些大菩萨,靠着「他心通」的庄严,得到准确的智慧,没有杂乱。

【以教诫庄严故,得如所说护持禁戒;】

也希望这些大菩萨,靠着教诫的庄严,得如所说护持禁戒。

「教诫」庄严,是教化众生方面的庄严,希望在教化众生的时候,这些大菩萨都能够像他们所讲的那样去持好戒。

【以神足庄严故,得如意足到于彼岸;】

宝海梵志说:也希望这些大菩萨,靠着「神足」的庄严(靠着神足通),得到如其心意的神足,可以到达任何一个彼岸。

针对着神足通来讲,神足通所到达之处就是佛国了,佛国就是彼岸。

【以受持一切诸如来庄严故,得入如来无量法藏;】

宝海梵志说:希望这些大菩萨,也靠着「受持一切诸如来」庄严的缘故,可以入到如来的无量法藏,了知一切法。

【以尊法庄严故,得不随他智慧;】

也希望这些大菩萨,靠着他们一直以来尊重法所显现的庄严,得到不随他智慧。

一直以来尊重法、爱乐法,他们就契入到佛法的智慧了,就不会随意地跟随别人的思想走,他们是有主见的。

【以随行一切善法庄严故,得如说而行,欲令如是众生悉得如是等功德利益。】

也希望这些大菩萨,靠着随行一切善法的庄严(众善奉行的庄严),可以真正地如说而行(怎么讲,就怎么做)。

宝海梵志说:我成佛之后,就希望能够让以上这无量的众生,都能得到以上提到的这些功德利益。

【若有无量无边阿僧祇菩萨摩诃萨修集大乘,以我说一句法故,悉具如是白净善法皆使充足。】

要是有无量无边阿僧祇菩萨、大菩萨都是修大乘的,希望我给他们讲说一句法,他们就能够完全拥有以上这样的白净善法,就能完全充足。

这里其实告诉我们:修得好的这些大菩萨(修大乘的这些大菩萨),他们要是听闻释迦佛的讲法,也会非常地受益,哪怕只听闻了一句,可能就瞬间拥有了以上提到的所有的白净善法。

【以是故,诸菩萨摩诃萨于诸法中所得智慧,不从他闻得成就大法光明,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宝海梵志说:就是因为这个缘故,我的讲法加持力非常强,所以说诸位大菩萨于诸法中就能得到种种的智慧。这指的是在释迦佛的讲法中能够得到种种的智慧,不需要再听别的老师讲法,仅仅是听闻释迦佛讲法,就能成就自己的大法光明,成就无上正等正觉。

刚才讲的是根性特别好的这些大菩萨。

【“‘世尊,若众生于他方世界作五逆罪,乃至犯四重禁,烧灭善法;若学声闻、缘觉、大乘,以愿力故欲来生我世界,既来生已,复取一切诸不善业粗朴弊恶,其心喜求强梁难调,专以四倒贪著悭吝。】

接下来,宝海梵志又说:世尊,要是有些众生,在其他地方的世界造作了五逆重罪,或者说犯了杀、盗、淫、妄四重罪,烧灭了善法,或者说有一些众生是学声闻乘、缘觉乘、大乘的,靠着愿力来到了娑婆世界,生到娑婆世界之后,这些众生又开始行种种的不善之业,他们的心受到的教化太少了,「粗朴弊恶」,他们的内心喜求强梁难调(总是特别争强好胜,总是喜欢抬高自己,贬低别人),而且这些众生内心充满着四种颠倒,非常贪著种种五欲,又非常悭惜吝啬。

【如是等众生八万四千异性乱心,我当为其各各异性,广说八万四千法聚。】

如果遇到了这样的众生,这众生可能八万四千种(非常多),每个众生内心都有不同的病(「异性乱心」指的就是病情不同)。

宝海梵志说:我会为这种种不同根性、不同情况的众生广泛地讲说八万四千法聚(就是这样说无量法、无量法门)。

「聚」,形容「法」聚在一起,堆得像山一样。释迦佛因为要教化多种的众生,所以他就讲说了无量种的法……

【世尊,若有众生学无上大乘,我当为其具足广说六波罗蜜,所谓檀波罗蜜乃至般若波罗蜜。】

接下来,宝海梵志又说:世尊,要是有众生修学无上的大乘,我会给他们具足广说「六度」(「六波罗蜜」),会给大家详细地讲解「六度」(「六波罗蜜」),包括「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这些波罗蜜。

【若有众生学声闻乘未种善根,愿求诸佛以为其师,我当安止于三归依,然后劝令住六波罗蜜。】

要是有的众生是学声闻乘的,还没种善根,想要找到诸佛作为自己的师父,我就会教化这些众生先作「三归依」,然后劝他们也修「六度」(「六波罗蜜」)。

【若有众生喜为杀害,我当安止于不杀中。】

要是有的众生特别喜欢杀生害命,我会想办法让这个众生不再杀生。

【若有众生专行恶贪,我当安住于不盗中。】

要是有的众生总是行那些恶性的贪欲,我会让他安止在不偷盗当中。

【若有众生非法邪淫,我当安止不邪淫中。】

要是有的众生非法行邪淫,我会让他安止在不邪淫当中。

【若有众生各各故作诽谤妄语,我当安止不妄语中。】

要是有的众生总是造作各种各样的诽谤或者妄语,我会让他们安止在不妄语中。

【若有众生乐为狂痴,我当安止不饮酒中。】

要是有的众生喜欢发狂、发痴,喜欢癫狂,我就会劝他们不要喝酒。

【若有众生犯此五事,我当令受优婆塞五戒。】

要是有的众生,杀、盗、邪淫、妄语、饮酒都犯了,我会想办法劝他受在家居士的「五戒」。

受了「五戒」,就不要再做杀、盗、邪淫、妄语、饮酒这样的事情。

【若有众生于诸善法不生喜乐,我当令其一日一夜受持八戒。】

要是有的众生对于所有的善法都没什么兴趣,我会想办法让他至少一天一夜受持「八关斋戒」。

【若有众生少于善根,于善根中心生爱乐,我当令其于未来世,在佛法中出家学道,安止令住梵净十戒。】

要是有的众生善根比较缺乏,过去世种的善根不多,但是今生他对善根还有点儿感兴趣,我就会劝这个众生在未来世,在佛法当中出家学道,希望他们能够安住在「梵净十戒」(「沙弥十戒」)中。刚出家受「沙弥十戒」,这是很清净的,而且也是离欲的。

【若有众生悕心求于诸善根法,我当安止善根法中,令得成就梵行具足大戒。】

宝海梵志说:要是有的众生悕心求于种种的善根之法,我就会让他们安止在种种的善根法中,让他们成就梵行,具足大戒(就是受「具足戒」,这是出家人受「具足戒」)。

【如是等众生,作五逆罪乃至悭吝,为是众生以种种门示现神足,说诸句义开示阴、界、诸入、苦、空、无常、无我,令住善妙安隐寂灭无畏涅槃,为如是四众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说法。】

宝海梵志说:类似的这些众生,本来他们可能都造作了五逆重罪,或者说非常地悭惜吝啬,但是呢,我可以为这些众生用种种的方法示现种种的神通,讲说种种的法句含义,向他们开示什么是「五阴、十八界、六入」,什么是「苦、空、无常、无我」,使得这些众生能够安住在善妙的安隐舒适状态,安住在寂灭无所畏惧的涅槃当中,我会给这些四众弟子(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讲法(就是给出家的男众女众和在家的男众女众讲法)。

【若有众生求闻论议,我当说正法论,乃至有求解脱之者,我当为说空无之论。若有众生其心不乐于正善法,我当为说营作众事。若有众生于正善法其心爱乐,我当为说空三昧定示正解脱。】

宝海梵志说:要是有的众生求闻论议,我当说正法论(有的众生喜欢听论藏,我就给他们讲说论藏);有的众生是求解脱的,我就给他们讲说「空无」之论(本来无一物,何处求解脱,谁在束缚你……讲这些)。

要是有的众生他们的内心不喜欢那些正的善法,那我就先劝他们做点儿利益大众的事情。

要是有的众生对于正的善法内心非常爱乐,我就会给他们讲说「空三昧」,他们著于这个人、天善法也不行,我要给大家讲说「空三昧」。

「空三昧」其实相当于是一种「定」。大家想一想,一说入到「空三昧」了,无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空、无相、无愿,不就是一种定的状态?在这种「空三昧」当中,我会告诉这些耽著于「人天善法」的众生,什么是真正的解脱……

你行善,当然我们要随喜赞叹,但是你要觉悟,你行的善也是「相」里的善。你行善,有个善报,然后呢,来了这个善报,你也更愿意行善,这确实会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但是「人天善法」,你总是行善,来世再当个人或者生天享福,这是正解脱吗?还不是。这是觉悟吗?还不是。这只能说你在「梦」里过得还不错。

那么佛法不是「人天善法」这么简单,「人天善法」只是初级的佛法;究竟的佛法一定会讲到「空三昧」这里,这才是真正的解脱。

【世尊,我为如是一一众生要当过于百千由旬,不以神足,】

宝海梵志对宝藏佛说:世尊,我就为以上提到的这每一个众生去讲法(去开示),要讲法讲多久呢?过于百千由旬。

「由旬」其实指的是空间距离的概念,但实际上我们能够了解到,空间其实也是时间。比如说,你到一个地方去,是不是要耗费时间呢?空间有时候也是时间。

【而以开示无量无边种种方便为解句义,示现神足乃至涅槃,心不生厌。】

宝海梵志说:我要给以上提到的这些众生去讲法,以开示无量无边种种方便为解句义。为了让大家听懂,我可能会采用无量种的方便,但如果众生离我比较远,我就会示现「神足通」到他那里去。我不是刻意地想要表现我有神足通,其实我走这么远到众生那儿去给他讲法,讲法是最关键的。

释迦佛度众生的时候,不在乎有多远,在禅定中靠着神足通到处都去,去讲法。他不是炫耀神足通,他的目的是讲法(不能本末倒置)。

佛有的时候示现神通,其实也是为了能够摄受众生的心,最终给他讲法,令他开悟。所以示现神通并不是目的,刺激众生开悟,这始终是最重要的一个目的。

宝海梵志说:我就这样直到我涅槃,内心不会生起厌倦。救度无量众生,无论是根性好的、根性差的,一直度下去,直到我涅槃(也就是说,在我的有生之年,我一直度众生,并且我的内心不会厌倦……

以上这些发愿是释迦佛过去世作为宝海梵志所发的愿。

当他成佛之后,我们知道,释迦佛做到了他所说的(他曾经公开向宝藏佛承诺的)这一切……释迦佛在成佛后都做到了,他一直度众生,没有厌倦……在度众生的过程中也总是显现神通,这是大家了解的,很多经文都在讲,而且《巴利三藏》中也反复提到。

学佛学到现在为止,有个别的师兄可能一提到神通还是害怕,那肯定是没学《华严经》,自己也没好好修禅定,所以才会这样紧张。我们都说了多次了,「神通」是在修行过程中(只要你修行得力)自然而然就会出现的一个现象,「神通」有的时候是辅助我们度众生的工具,需要的时候就可以用一下,不需要过多地执著,要怀着平常心;而且我们所有师兄也都知道,佛法是「觉悟之法」,它不是人天善法,也不是神通之法,它是「觉悟之法」。无论如何,「觉悟」始终是关键的关键!

那么现在大家问问自己:我觉悟了吗?我觉悟了吗?或者说我有所觉、有所悟了吗?如果觉悟了,或者说有所觉、有所悟了,那你肯定是烦恼减少了,快乐增加了;甚至说烦恼不见了,纯然全是快乐,而且了知世间一切相,内心涌出的都是智慧。如果不是这样的话,那还要继续努力修行……

今天我们就先学习到这里。

感恩本师释迦牟尼佛!

感恩本师释迦牟尼佛!

感恩本师释迦牟尼佛!

相关文章

第05课·栴檀世界

第05课·栴檀世界

大家好!上节课「释迦佛」给我们讲解了「莲华世界」的一些情况,这个时候「宝日光明菩萨」又问了一些问题——【尔时,宝日光明菩萨复白佛言:“世尊,彼佛世界纵广几何?住世寿命说法几时?昨夜始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灭度之后,法住久近?诸菩萨众在世几时?生彼世界诸菩萨等,颇有远于见佛、闻法、供养众僧不?莲华世界佛未出时,名字何等?...

第06课·解了一切陀罗尼门

第06课·解了一切陀罗尼门

上节课我们了解到「莲华世界」的教主「莲华尊佛」——他在成佛前(也就是因地)叫「虚空印菩萨」;他的师父是「日月尊如来」;他的师父住世的时候,「莲华世界」叫「栴檀世界」。【“善男子,尔时日月尊如来告虚空印菩萨摩诃萨:‘善男子,受持此解了一切陀罗尼门,过去诸多陀阿伽度阿罗呵三藐三佛陀,已为受佛职位诸菩萨说;如今现在十方诸佛,...

♥56第八卷  第四品之六“佛界秘密”☀

♥56第八卷 第四品之六“佛界秘密”☀

【“‘梵志,今听菩萨四法懈怠。何等四?】宝藏佛对宝海梵志说:菩萨如果有以下四种表现,就说明这个菩萨比较懈怠。哪四种表现呢?【一者、愿取清净世界;二者、愿于善心调伏白净众中施作佛事;三者、愿成佛已,不说声闻、辟支佛法;四者、愿成佛已,寿命无量。】第一、这个菩萨执著选择那些清净的世界,对于不清净的世界,他有一种逃避主义的倾...

♥65《悲华经》第九卷  第五品之二“戒之重要”☀

♥65《悲华经》第九卷 第五品之二“戒之重要”☀

上节课讲了,释迦牟尼佛过去世在行「布施波罗蜜」的时候,毫不犹豫地舍掉自己身体器官的故事,而且释迦佛这样舍了无数次……【“善男子,今我略说往昔所行檀波罗蜜。我行檀波罗蜜时,过去诸菩萨行菩萨道时,亦无有能行如是行;未来之世行菩萨道,亦无有能行如是行。】接下来,释迦佛对寂意菩萨说:善男子,今天我只是很简单地给大家讲了一下,我...

♥70《悲华经》第十卷  第六品“伟大的释迦”☀

♥70《悲华经》第十卷 第六品“伟大的释迦”☀

上节课讲到,东方善华世界的无垢功德光明王佛一直感恩并且称赞娑婆世界的释迦牟尼佛……【是时,会中有二菩萨,一名罗睺电,二名火光明。尔时,无垢功德光明王佛告二菩萨:“善男子,汝今可往娑婆世界。汝持我声,问讯释迦牟尼世尊,起居轻利,气力安不?”】这个时候,善华世界无垢功德光明王佛的法会当中有两位菩萨,一个叫「罗睺电」菩萨,一...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