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书文稿 > 悲华经 | 大悲莲华经 > 正文内容

第30课·伟大的阿閦菩萨(一)

00:00

上节课讲到,宝藏佛给一万个人授了记。接下来,释迦佛对寂意菩萨说:

【“善男子,尔时宝海梵志,复白第九王子蜜苏言,乃至发心亦复如是。】

善男子,当时宝海梵志又对转轮圣王的第九个王子「蜜苏」说了类似的话,也是劝九王子把自己修行的所有功德都回向自己能够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并且也是劝九王子发大心、发大愿。

【尔时,王子前白佛言:‘世尊,我行菩萨道时,愿十方如恒河沙等世界,所有现在诸佛为我作证,今于佛前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这个时候,九王子就上前对宝藏佛说:世尊,我行菩萨道的时候,希望十个方向如同恒河沙一样(无量)的世界所有现在住世的诸佛,都给我作证明(给我作证),说我今天在宝藏佛(您)的面前发了成就无上正觉的菩提心。

【世尊,愿我行菩萨道时,乃至成佛,于其中间不生悔心;乃至成佛,常住一心无有退转,】

九王子说:世尊,希望我在行菩萨道的时候,直至成佛,在这个过程中不会生起退悔之心;希望我直到成佛,常住「一心」,无有退转(「一心」,就是专一于佛道的心,也是专一于佛性的心,也是专一于无上正等正觉的心)。

【如说而行,如行而说,乃至无有一人来恼我心,更不求于声闻、缘觉,不起淫欲恶想之心。】

九王子说:希望我在成佛的路上「如说而行,如行而说」,我怎么说就怎么做,怎么做就怎么说(实事求是);也希望我在成佛的道路上,没有任何人来恼乱我的心;也希望我在成佛的道路上,不求声闻乘、缘觉乘的果位(只求佛乘);希望我在成佛的道路上,不会起淫欲心,不会起「恶想之心」(就是生起的任何念头都不是恶的)。

【其心不与睡眠、憍慢、疑悔等共,】

九王子说:希望我在成佛的道路上,我的心永远不会贪恋睡眠,也不会陷入到骄慢,对于佛法也不会生起「疑悔」(「疑」是怀疑,「悔」是后悔自己修了佛法),希望自己在成佛的道路上,对于佛法不会怀疑,也不会后悔自己走上佛道。

【亦复不生贪、淫、杀、盗、妄言、两舌、恶口、绮语、贪恚、邪见、嫉妒、慢法、欺诳之心。】

九王子说:希望我在成佛的道路上,不会生起贪心、淫欲心,不会生起杀生之心、偷盗之心;希望我在成佛的道路上,不会妄语、两舌、恶口、绮语,也不会陷入到贪欲、嗔恚、邪见;希望我在成佛的道路上,也不会嫉妒别人,也不会轻慢佛法,也不会想要欺诳(欺骗)任何人。

——可以看得出,九王子非常非常正直。

【我修菩萨道,乃至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中间不生如是等法,乃至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行时,步步心心数法常念诸佛,得见诸佛、咨受妙法、供养众僧;】

九王子对宝藏佛说:希望我修菩萨道直至成佛,在这期间不会生出以上种种不如法的心;希望我在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过程中,每走一步「心和心数法都常念诸佛」(「心数」其实指的是心的作用。也就是说,九王子希望自己修菩萨道直至成佛这期间一直常念着诸佛);也希望自己能够经常见到诸佛、能够请教和领受妙法;也希望自己在成佛的过程中有机会供养众多的僧人。

【于诸生处常愿出家,当出家时即得成就粪扫三衣,】

九王子说:希望我「于诸生处常愿出家」(就是每一次受生,不管在哪儿受生,都希望能够出家),出家之后就可以成就「粪扫三衣」(就是进行最原始朴素的修行生活)。

我们知道,佛陀住世的时候,带着弟子穿「粪扫衣」。什么叫「粪扫衣」呢?人家扔掉不要的衣服,扔在垃圾堆、扔在粪堆甚至扔在路边任何不净的地方;把人家扔掉不要的衣服拣回来,挑能用的部分剪下来,把这些碎片拼在一起、缝起来,然后洗干净,染成「坏色」(比较暗淡的颜色)。佛带着弟子当年就穿这样的衣服。

九王子发的愿,就是希望自己每一次受生都经常能够出家,出家之后就可以穿「粪扫衣」。

出家人的「三衣」,一般指的是大衣、上衣和内衣。我们知道,释迦佛走到哪里——「三衣一钵」,当然,释迦佛生活在古印度,印度是热带地区,因为天气并不寒冷,「三衣」就足够了。九王子就喜欢过这种非常原始和纯粹的释迦佛住世时的生活。

【常在树下独坐思惟,住阿兰若常行乞食,不求利养行于知足,常讲说法,成就无量无障碍辩,不犯大罪;】

而且九王子希望自己恒常在树下独自静坐去思惟;希望自己常常住在阿兰若清净的地方,而且常行乞食(经常乞讨食物);希望自己不贪恋利养(不贪恋信众的供养),而且心恒常地知足;也希望自己能够常常讲说佛法,在讲法的时候成就无量无有障碍的辩才,并且在讲法的时候不会犯大的过失。

九王子的发愿,跟前面提到的转轮圣王及八位王子又不一样了,所以,每一位菩萨都是各有特色。后面也提到,九王子其实是阿閦菩萨,所以他的大愿也是值得我们重视的,个别地方也是值得我们参考和学习的。

【不以我相为女人说法,若说法时恒以空相;】

九王子说:希望我在讲法的时候,不以「我相」为女人说法,若说法时恒以「空相」。

在面对女人、面对异性弟子的时候,九王子作为男众的出家师,他说,给女人讲法的时候,希望常处在「空相」当中(就是说,「心」始终是安住于真心自性——不动,不会被异性搅扰,心始终是空空的)。

【其心常念空无之法,拱手端坐亦不露齿。】

九王子(阿閦菩萨)对宝藏佛说:希望我在讲法的时候,我的心常念着「空无」之法,在拱手行礼和端坐的时候很庄严,甚至笑不露齿。

作为男性的出家师,希望自己时刻都非常庄严,在笑的时候牙齿都不会露出来(九王子是一个非常严谨并对自己要求甚高的人。)

【若有学习大乘之人,而于其所起世尊想恭敬供养,所闻法处亦起佛想。】

而且他说:要是有谁喜欢学习大乘佛法,我就会把这个人当成佛(当成世尊)那样去恭敬、去供养;我在哪里能够听闻佛法,我就会认为哪里有佛。

这一点真的非常难得!他明明是出家师,可以给别人讲法,但是如果遇到有爱学大乘的弟子,他就会认为,这是「佛」呀,这不是一般人,他甚至去恭敬和供养自己的弟子。——非常非常地难得!

学了那么久佛经,我们也知道:越是能「下」的人,其实境界越能「上」;越敢于把自己放得很低的人,往往是一个境界极高的人。所以九王子(阿閦菩萨)真的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敬仰!「在我能够听闻佛法的地方,我就认为这里有佛」这句话,就意味着九王子非常重视「法」,是吧?在《涅槃经》等等很多经中也讲过「法身」——以「法」为身。「法」就是佛的命脉;没有「法」,佛的命脉就将断绝,所以「法」真的非常重要!

【于诸沙门、婆罗门中,故生恭敬、供养尊重。】

而且九王子说:对于所有的沙门(出家人),甚至对于「婆罗门」(古印度的贵族——僧侣或学者等),对于这些有智慧的人,我都会生起恭敬心,我都会去供养和尊重。

我们看看:他并不会排斥佛门以外的人(并不排除外道),只要说那个人出家了,或是僧侣、学者(婆罗门),有智慧,或者精进修行……他就会恭敬、供养和尊重。

这样的「大心」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如果有这样的「大心」,这才是真慈悲,真正地拥有平等心、无诤心。在他的心中只有真理,而没有对立(这是最重要的)——只有「真理」而没有「对立」。

【除佛世尊,于诸众中不生分别此是福田、此非福田而行布施。】

九王子(阿閦菩萨)对宝藏佛说:对于所有的众生,我向他作布施的时候,我不会起分别心。说这个值得我布施、那个不值得,这个是福田、那个不是福田……我不会起这样的分别心。

当然,除非是面对佛世尊的时候,我的这种恭敬心可能会更胜一些(这是自然而然的);但是面对其他所有众生的时候,我不会起分别心。

【愿我不于法施人所生嫉妒心。】

(前面提到了,九王子希望自己生生世世都能出家、都能讲法。)对于其他那些作法布施的人,不管是出家的还是在家的,看到他们在作法布施(在讲法),他不会生起嫉妒心。

——这一点也很重要!因为世间的凡夫常说「同行是冤家」:你跟我是同行,我就不希望你好;你要是出色,我就嫉妒你……这还是凡夫心。但是九王子说,当他看到其他人作法布施的时候,他不会生起嫉妒。那么,不嫉妒就是随喜赞叹喽,对吧?只要人家在传播真理(在利益众生),他就会随喜赞叹!

所以,一些爱嫉妒别人的师兄,就可以经常有意识地用「随喜赞叹心」去抵消掉那个自私的嫉妒心。

【若有众生应被刑戮,愿我舍命以救护之。】

而且九王子非常慈悲,他对宝藏佛说:要是有众生犯了罪过受刑的时候,可能会遭受杀戮(可能犯了那种杀身之罪),希望我能够舍掉我的性命去救护他。

——这简直是父母爱孩子的心,宁可以自己的命换孩子的命。非常慈悲!

【若有众生犯于诸罪,愿我以力、言说、钱财而拔济之令得解脱。】

而且九王子说:要是有众生犯了种种的罪过,希望我能够靠着我的力量,或者靠着我的言说(靠着我的讲法、劝解),或者靠着我的钱财,去拔济这个众生(去救他),让他解脱。

——这也是父母爱孩子的心。

【若有在家、出家之人有诸罪过,愿不发露显现于人。】

——这也很重要!

九王子说:要是有在家人或出家人犯下了种种的罪过,我不希望去跟别人传播和宣扬这些罪过。

九王子喜欢隐藏别人的罪过,他不喜欢讲别人的是非,尤其不喜欢讲别人的「非」(「是非、是非」,「是」就是对,「非」就是错;「是」就是功,「非」就是过)。九王子即便看到有在家人、出家人犯下了罪过,他不喜欢去讲这些。——这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其实我们仔细分析一下:修得不好的时候,尤其没有修行的时候,我们甚至比较喜欢讲别人的过失、讲别人的罪过,是不是?好像把别人讲得很差劲就能凸显自己很好一样,或者说有一种自私的恶作剧心理。但是修行之后知道,我们不能两舌;或者说受了菩萨戒之后,我们知道,不能讲四众弟子的过失。我们在「口」方面可能会比较注意,但一不留神可能还是会犯点儿些微的过失。

但是九王子呢,他就不愿意讲别人的过错。我们想一想,这样的「心」就有点儿像印光大师:看所有人都是菩萨,只有自己是凡夫。别人做得好,值得自己学习;别人做得不好,是让自己观心、修忍辱;如果别人伤害自己呢,那自己就是在消业……总之,别人没过失。看到别人有过失,那都是自己的过失。——我们要是这样去要求自己,我们肯定很快就成佛了,因为这一点其实非常非常难!

九王子,他人格的力量非常打动人,所以他的大愿,我们讲得慢一点儿,我们要细细地去学习……

《华严经》也总是倡导我们:常修学一切菩萨的所有善根,任何菩萨,只要他身上有值得我们学习、值得我们完善自己(圆满自己)的地方,我们就认真地去学。如果我们把每一位佛、每一位菩萨的优点和长处都能学到自己身上、用到自己身上,我们不是佛还是什么呢?

【于诸利养、名誉等中而常远离,如避火坑、刀剑、毒树。】

——这一点也是非常难得!

(九王子,他好像有点儿像迦叶尊者当年,就比较喜欢苦行生活。)

他说:对于所有的「利养」(利益、供养),对于所有的名誉,要常常远离,就好像避开火坑、避开刀剑、避开毒树(有毒的树)一样。

就是说,他觉得利益、供养、名誉这些东西,就像火坑、就像刀剑、就像有毒的树一样危险,恒常提醒自己要远离(就意味着他喜欢苦行的生活)。前面也提到了,他愿意生生世世都出家,而且生生世世穿着粪扫衣去乞食生活。他还强调自己想要避开利益、供养,避开一些好的名誉。而利益、供养和名誉,对于一般人或大多数佛弟子而言,都是内心向往的,但他却想故意避开。所以可以讲,九王子是个「奇葩」菩萨,是菩萨里比较另类的一个了,但是这种人格的力量,也是非常能打动众生的。

在《华严经》善财童子「五十三参」里也提到过:有个别善知识就是修极端的苦行。用苦行也能摄受很多众生,因为这个世界上有一部分众生,你只能修苦行才能打动他们、才能度他们;你要是不修苦行,他就是铁石心肠也不会被打动(确实有这类的众生),所以众生有什么需要,菩萨就有什么样的示现。因为众生有这个需要,所以有的菩萨就会牺牲自己去作这样的示现。

可以说,正因为佛菩萨无我无私,以众生心为心,他们的所言、所思、所行,一切都是以众生的需要为出发点的,可以讲,是众生创造了佛菩萨。虽然从某一个角度讲,说佛菩萨引领着众生、调御着众生,但是从另一个(以众生心为心)角度讲,是众生创造了不同类型的佛、不同类型的菩萨。从这个角度讲,众生才是一切佛菩萨的根、一切佛菩萨的源(源头的源)……

感谢释迦佛一直启迪我们的智慧!

感谢本师释迦牟尼佛!

感谢本师释迦牟尼佛!

也是因为众生需要有释迦佛这样一个角色,释迦佛才会出现;是众生创造了释迦摩牟尼佛……

相关文章

♥45第六卷  第四品之四“大悲释迦愿(四)”☀

♥45第六卷 第四品之四“大悲释迦愿(四)”☀

好,我们继续来学习释迦牟尼佛过去世作为宝海梵志所发的愿。【“‘世尊,愿是诸人舍其所修,悉来我所观我苦行;或有众生已学声闻,乃至大乘亦复如是。】宝海梵志对宝藏佛说:世尊,希望在外道中修行的那些人,都能够来到我这里,看我是怎样修苦行的;要是有众生在「声闻乘」种了善根,我都会帮助他们调伏自己的烦恼心,要是有的众生想要修「缘觉...

 ♥55第八卷  第四品之六  “同声相应”☀

♥55第八卷 第四品之六 “同声相应”☀

上节课讲到了宝藏佛对于「度众生」的理解,宝藏佛是认为主动选择「差生班」的这些老师才是真正具足大悲的,而且他们在善巧方便方面也是更胜一筹的……【“善男子,尔时宝藏如来伸金色臂,其五指头放大光明。其光明有种种无量百千诸色遍照西方,过无量无边阿僧祇世界,有世界名曰大指。】接下来,释迦牟尼佛对寂意菩萨说:善男子,当时宝藏佛伸出...

♥61《悲华经》第九卷  第五品之二“助菩提法”☀

♥61《悲华经》第九卷 第五品之二“助菩提法”☀

悲华经 卷第九檀波罗蜜品 第五之二《悲华经》一共有十卷,已经到了第九卷。就着前面宝海梵志的问题,宝藏佛正在给他回答,第一个问题是关于种种「三昧门」,已经回答完了,接下来回答第二个问题。【“‘善男子,云何菩萨摩诃萨助菩提法清净之门?】宝海梵志曾经问宝藏佛:「云何菩萨摩诃萨助菩提法清净之门?」,具体应该怎么做,才有助于菩提...

♥65《悲华经》第九卷  第五品之二“戒之重要”☀

♥65《悲华经》第九卷 第五品之二“戒之重要”☀

上节课讲了,释迦牟尼佛过去世在行「布施波罗蜜」的时候,毫不犹豫地舍掉自己身体器官的故事,而且释迦佛这样舍了无数次……【“善男子,今我略说往昔所行檀波罗蜜。我行檀波罗蜜时,过去诸菩萨行菩萨道时,亦无有能行如是行;未来之世行菩萨道,亦无有能行如是行。】接下来,释迦佛对寂意菩萨说:善男子,今天我只是很简单地给大家讲了一下,我...

♥69《悲华经》第十卷  第六品“唯一释迦,无量释迦”☀

♥69《悲华经》第十卷 第六品“唯一释迦,无量释迦”☀

入定三昧门品 第六【尔时,佛告寂意菩萨摩诃萨言:“善男子,如我今者,以佛眼见十方世界如一佛土微尘等诸佛世尊般涅槃者,皆悉是我昔所劝化初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行檀波罗蜜乃至般若波罗蜜者,未来之世亦复如是。】这个时候,释迦牟尼佛告诉寂意菩萨摩诃萨说:善男子,就好像我现在用我的佛眼看过去,十方世界像一个佛国土打碎成微尘一样...

♥70《悲华经》第十卷  第六品“伟大的释迦”☀

♥70《悲华经》第十卷 第六品“伟大的释迦”☀

上节课讲到,东方善华世界的无垢功德光明王佛一直感恩并且称赞娑婆世界的释迦牟尼佛……【是时,会中有二菩萨,一名罗睺电,二名火光明。尔时,无垢功德光明王佛告二菩萨:“善男子,汝今可往娑婆世界。汝持我声,问讯释迦牟尼世尊,起居轻利,气力安不?”】这个时候,善华世界无垢功德光明王佛的法会当中有两位菩萨,一个叫「罗睺电」菩萨,一...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