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书文稿 > 悲华经 | 大悲莲华经 > 正文内容

♥62《悲华经》第九卷 第五品之二“具足于忍”☀

00:00

00:00

【“善男子,尔时宝藏如来四顾遍观菩萨大众,告大悲言:‘大悲,云何菩萨以无所畏庄严璎珞具足于忍?】

释迦牟尼佛对寂意菩萨说,善男子,当时宝藏佛环顾了一下与会的所有菩萨大众们,然后对具足大悲的宝海梵志说:大悲,现在开始回答你的第三个问题——「云何菩萨以无所畏庄严璎珞具足于忍?」

这第三个问题又拆成了两个部分分别来讲的:首先,宝藏佛讲的是——菩萨摩诃萨怎么样能够靠着无所畏惧去庄严自身。「璎珞」,其实代表菩萨自身。因为作为菩萨,福报具足,自然浑身都很庄严华贵,会有很多的装饰品,包括璎珞、手串……

【善男子,若菩萨见第一义,得无痴精进不著三界;】

宝藏佛对宝海梵志说:善男子,菩萨们如果了达了第一义,或者自己直接证悟了第一义了,他们就不再愚痴了,就会非常精进,他们也不会再贪著三界。

【若不著三界,是谓三昧无畏沙门之法,如空中动手悉无所著,又观诸法不见相貌。】

既然不再贪著「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了,这可以讲,就是一种三昧(禅定)的状态。处在这种不贪著三界的状态里,修行者自然就是无所畏惧的。就好像在虚空中我们挥舞我们的手,并不刻意地抓取什么,无所执著、无所著……在这种不著三界的三昧的状态里,观一切法(一切的存在物),好像看不到任何相貌,一直在空性里面……

【大悲,是名菩萨摩诃萨以无所畏庄严璎珞。】

宝藏佛说:大悲,如果说菩萨真的能够明了地通达第一义,不著三界,总是处在空性里,那他自然就是无所畏惧的,他就非常庄严。

那么相应的,如果一个菩萨(或者说初期的修行者)没有了达第一义(诸法实相),他还贪著三界,既然贪著,他就不自在;既然不自在,他肯定就有所畏惧;他会害怕失去什么,或者因为著相,害怕「相」里某些事情的发生。如果这个人在你面前是有所畏惧的,他就是不自在的,对吧?既然是不自在的,他就不庄严。所以说,了解诸法实相、不著三界,无所著,也无所惧怕,总是处在空性里,这使得这些大菩萨非常庄严……

【善男子,云何菩萨具足于忍?如是菩萨住于法时,不见诸法如微尘相貌,逆顺观行于诸法中解无果报,】

接下来,又在回答宝海梵志第三个问题的第二部分——菩萨怎么样才能够具足种种忍。「忍」,其实就是第一义,就是「究竟」的状态。怎样具足于忍呢?

宝藏佛说:真正具足于忍的菩萨,他其实在相里面,也看不到相的存在。哪怕像微尘那么小的存在之相,他好像都看不见。他常处在空性里。那么在相里面,「逆顺观行」(逆着相来观或者顺着相来观,逆着相来行或者顺着相来行,都无所谓),他一直在空性里。在这空性里,相都好像不存在,那也无所谓果报了。

我们知道,因果是就着相来说的;离相的话,在空性里没有造作,哪来的因果呢?

【于所习慈了无有我,于所习悲了无众生,于所习喜了无有命,于所习舍了无有人。】

这样的菩萨,对于自己所修习的一切都非常地慈悲。也就是说,他们真正地把慈悲用在了一切地方,他们是真实地了达,没有那个所谓的「我」。他们常在空性里,那个「我」也空了,所以,就算是怀着本能去行使慈悲,他们也没有那个「我」的执著。

「慈」,我们知道,是给予众生快乐的意思;「悲」,是拔除众生的痛苦。总是处在空性里,「慈」和「悲」都无有「我」。说是拔除众生的痛苦,要知道,在空性里(在空相里),哪来的众生?

「慈、悲、喜、舍」——「喜」,对于自己所修习的这个「喜」,他们也明了——本来无有命。「喜」就是以他人的欢喜为自己的欢喜,要是无有命(没有存在物、没有他人),总是在空性里。那么在「舍」、在平静中,或者说在能够把一切都布施出去的这种慷慨施舍中,他们也了解并没有需要我布施的人存在,我舍给谁?就是说一直在空性里。所以看着「慈、悲、喜、舍」都是空性的,「做」可能是怀着本能、怀着惯性还在做,但是心始终是空无所著。

【虽行布施,不见施物;虽行持戒,不见净心;】

这些菩萨虽然行布施,但是好像自己所布施的物品都没看见(虽然行了布施了,都忘了自己布施过什么东西了);虽然他们一直在持戒,但是他们的心是空的,也无所谓清净或者染污。

并没有说觉得一持戒我就清净了,没有。因为他们就在空性中。

【虽行忍辱,不见众生;虽行精进,无离欲心;虽行禅定,无除恶心;】

宝藏佛说:这些大菩萨虽然在行「忍辱」,但是却看不到众生相(一直在行忍辱,修得不错,但实际上他们感觉不到有伤害自己的人,不管别人对他做什么,他感觉不到有那个伤害他的对象)。这些大菩萨在空性中,虽然一直很「精进」,但是不会刻意地说:我要离除一切欲!为什么?因为根本就没有欲生起,也就不用刻意地远离欲。这些大菩萨虽然也修习「禅定」,但是却没有刻意地除掉种种恶念之心,因为他们常在空性里,没有所谓的恶心。

【虽行智慧,心无所行;虽行念处,不见思惟;虽行正勤,不见心之生灭;虽行如意足,不见无量心;】

他们虽行「智慧」(他们行智慧就是用智慧,在使用种种的智慧),但是心无所行,一直在空性里;这些大菩萨虽然也在修习「四念处」,但是好像也没有刻意地住著于某些思惟;他们虽然也在行「四正勤」,但是却看不到心的生灭;他们虽然也在行「如意足」,但是却看不见有无量的心。

【虽行于信,不见无障碍心;】

他们虽然行于「信」(非常相信佛、法、僧三宝),但是他们却看不到那无有障碍的坚决的信心。他们一直在信心中,「信」贯穿于他们,他们却感受不到自己的「信」。

【虽行于念,不见心得自在;虽行于定,不见入定心;虽行于慧,不见慧根;虽行诸力,无所破坏;虽行诸觉,心无分别;虽行正道,不见诸法;虽行定业,不见心之寂静;】

宝藏佛说:这些大菩萨,虽然行于「正念」,但是也没有刻意地感觉自己有多自在,因为常在空性里;虽然他们一直在「定」中,但是也不会感觉说「我入定了、又入定了……」,因为他们始终就是空空的,一直好像都在定中;这些大菩萨虽然行于「慧」,却看不到那个慧的根在哪里(他们一直在奉行、在使用着智慧,但是却看不见那个慧的根在哪里);这些大菩萨虽然行着种种「力」,却无所破坏,不会破坏任何事物;他们虽然都有某种程度的「觉悟」,但是他们的心不会去分别;他们虽然一直在行「正道」(自然而然就行了正道),但是他们却不会著任何的相;他们虽然行「定业」(心很定),但是却不会看到自己的内心是多么多么寂静之类的,他们没有这种「能」、「所」的对立感。

【虽行慧业,不见心之所行;虽行圣谛,不见通达法相;】

这些大菩萨虽然行着「慧业」(智慧之业),但是却看不到心是怎样运行的,因为他们的心是空的;他们虽然奉行着「苦、集、灭、道」(四圣谛)的内容,他们已经了达了四圣谛,但是自己却没有感觉自己有多么地通达法相,因为他们的「我」已经空了。

【虽修念佛,不见无量行心;虽修念法,心等法界;虽修念僧,心无所住教化众生,心得清净;虽持正法,于诸法界心不分别;】

这些大菩萨虽然一直在「念佛」,但是却看不到无量行心(看不到心念的一直持续),因为他们始终是空空的;虽然他们一直在「念法」(在关注法),他们的心却像整个法界一样无边无际;这些大菩萨虽然也经常想着比丘僧,但是他们却「心无所住教化众生,心得清净」;虽然这些大菩萨一直在奉持着正法,但是对于所有的法界,他们的心都不分别(奉持正法是他们的本能,并不是刻意思考后的结果)。

【虽修净土,其心平等犹如虚空;】

这些大菩萨虽然在建设某一些净土,但是他们的心平等得就像虚空一样。

这些大菩萨,有的可能倾向于去协助阿弥陀佛建设极乐世界,或者有的大菩萨倾向于协助药师佛建设净琉璃世界,虽然他们也在专注于某一个佛国净土,但是他们的心非常平等,就像虚空一样——没有「人」、「我」的高下和对立。

【虽修相好,心无诸相;虽得忍辱,心无所有;虽住不退,常自不见退与不退;】

虽然在修行的过程中,他们的相貌变得越来越好,但是他们的内心是空的(心里没有任何相,是外人看上去这些大菩萨修得越来越好了,其实他们自己没有这样执著自己的相);虽然他们的忍辱功夫不错,但是他们并不认为自己忍辱功夫不错,因为他们已经空了;虽然这些大菩萨经常处在不退转的境界,但是他们却不会经常看到自己是退转还是不退转。

这个意思是,他们常处在「空相」当中,如果空相中没有那个所谓的「我」,那谁在退转、谁在不退转呢,从何谈起呢?

【虽行道场,解了三界无有异相;虽坏诸魔,乃是利益无量众生;虽行菩提,观诸法空无菩提心;】

这些大菩萨虽然也会经常去一些道场,但是他们了解整个「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其实都是幻妄,都差不多;他们虽然破坏了种种魔,但实际上是在利益无量的众生;这些大菩萨虽然在行菩提,实际上他们都发了大愿了,想要证得无上正等正觉,证得究竟的菩提(证得觉悟),但实际上他们观诸法空(在空性里,其实也无所谓菩提心。菩提心也是就「相」说的)。

【虽转法轮,于一切法无转无还;虽复示现大般涅槃,于生死中心等无异。】

这些大菩萨虽然在转法轮(讲法),但是「于一切法无转无还」,好像一直在改变一些事物,但好像又没有改变任何事物;他们虽然示现大般涅槃,但实际上对于生、对于死,他们感觉都差不多。

【是名菩萨具足于忍。’”】

如果说菩萨们常处在以上这样的状态,宝藏佛说,这个菩萨「具足于忍」了。也就是说「具足于忍」的状态是什么?常在空性里,常在空相里,常在第一义里,这样就具足于忍了。

释迦佛说,以上就是宝藏佛对于宝海梵志的三个问题的回答。释迦佛此时其实是给寂意菩萨讲的,他在讲过去世发生的这些故事。

【说是法时,有六十四亿菩萨摩诃萨从十方来,至耆阇崛山释迦牟尼佛所,听此本缘三昧助菩提法清净门经,闻是法已得无生忍。】

就在释迦佛这样讲着的时候,有六十四亿菩萨摩诃萨(六十四亿大菩萨)都从十方赶来,来到了耆阇崛山释迦牟尼佛所在的地方,来听他讲「本缘三昧助菩提法清净门经」,听完之后,就证得了无生法忍。

【尔时,释迦牟尼佛告诸大众:“汝今当知,宝藏如来于往古世说是法时,有四十八恒河沙等菩萨摩诃萨得无生忍,四天下微尘数等菩萨摩诃萨住不退转地,一恒河沙等菩萨摩诃萨得此本缘三昧助菩提法清净门经。】

然后,释迦牟尼佛告诉与会的菩萨大众们:大家要了解,在很久很久以前的过去世,宝藏佛在讲以上法的时候,有四十八恒河沙一样(无量)的菩萨摩诃萨,证得了无生法忍;在宝藏佛讲法的时候,有像四天下打碎成微尘一样(无量)的菩萨摩诃萨安住在了不退转的境界;在宝藏佛讲法的时候,有一恒河沙一样(无量)的菩萨摩诃萨就听闻了这部「本缘三昧助菩提法清净门经」。

这节课的内容不算太多,但是非常究竟。我们再说一下要点:

这节课是宝藏佛回答宝海梵志的第三个问题,第三个问题又拆成两个部分来讲:第一个部分,菩萨怎样证得无所畏惧的庄严;第二个问题,菩萨怎样具足于忍。

怎样证得无所畏惧的庄严?要了达第一义,要不著三界,非常重要!常处在空相里面,这样的菩萨非常庄严。我们可以想象,这样的菩萨就不容易被相所转,不容易被境所迁,整天如如不动,他自然庄严。

那么,怎么样具足于忍呢?概括来讲,还是没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还是常处在「空性」当中,处在第一义里。做任何事情,都是处在第一义里,这个菩萨就具足于忍,也就是说一直保持在最究竟的状态。

所以究竟到极处,就是那个「不动」,就是那个「不生不灭」……

感谢本师释迦牟尼佛!

感谢本师释迦牟尼佛!

感谢本师释迦牟尼佛!

相关文章

第01课·众圣云集

第01课·众圣云集

各位大菩萨,大家好!应着一些师兄的要求,我们又开设了这个「释迦牟尼法门」。其实大家知道,从广义上讲,整个的「三藏十二部」经典,都属于「释迦牟尼法门」的范畴。但是要论核心经典的话,就必须是这部《悲华经》了。为什么呢?因为《悲华经》讲的是「释迦佛」怎么发愿的,诸佛是以「愿」而成就的。所有佛成佛之后有很多共通之相(共通的特征...

第19课·通行证

第19课·通行证

悲华经 卷第三大施品 第三之二【佛复告寂意:“善男子,尔时梵志复作是念:‘若我当来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所愿成就得己利者,次当教化大梵天王,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释迦牟尼佛又告诉寂意菩萨说,善男子,(当时宝海梵志不是把欲界六重天的这些天王及天王眷属,甚至连魔王、魔王眷属都度化了嘛),那么宝海梵志又在想:我未来要是...

第23课·观世音得授记

第23课·观世音得授记

上节课,无诤念转轮圣王有了新的名字——「无量清净」,而且宝藏佛给他授记,说世界变成「极乐世界」的时候,他就成佛了——成为了「无量寿佛」。【“是时圣王闻是语已,前白佛言:‘世尊,如是等辈当成佛者,为在何处?’】这个时候,无量清净转轮圣王得了授记,就问宝藏佛说:世尊,您刚才提到还有很多人都成佛了,那些将成佛的人,他们在哪里...

♥58第八卷  第五品之一“种种三昧门(一)”☀

♥58第八卷 第五品之一“种种三昧门(一)”☀

上节课讲到,宝藏佛给宝海梵志一摩顶,宝海梵志就返老还童了,变成了一个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善男子,尔时大悲菩萨头面礼敬宝藏如来,礼佛足已,在于佛前,白佛言:‘世尊,所言诸三昧门,助菩提法清净门经,齐几名为诸三昧门助菩提法清净门经?云何菩萨无畏庄严具足于忍?’】接下来,释迦佛对寂意菩萨说:善男子,当时具足「大悲」的菩...

♥66《悲华经》第九卷  第五品之二“空前绝后释迦悲”☀

♥66《悲华经》第九卷 第五品之二“空前绝后释迦悲”☀

上节课释迦牟尼佛讲到,他过去世作为「难沮坏转轮圣王」的时候,曾经劝自己的一千个儿子出家,并且发菩提心,但是这一千个儿子里有六个怎么也不肯出家、也不肯发菩提心。问他们为什么不想出家,这六个儿子回答说怕守不好戒……【善男子,我复重问:‘卿等何以不发无上道心?’六子答言:‘若能与我阎浮提者,然后我当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69《悲华经》第十卷  第六品“唯一释迦,无量释迦”☀

♥69《悲华经》第十卷 第六品“唯一释迦,无量释迦”☀

入定三昧门品 第六【尔时,佛告寂意菩萨摩诃萨言:“善男子,如我今者,以佛眼见十方世界如一佛土微尘等诸佛世尊般涅槃者,皆悉是我昔所劝化初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行檀波罗蜜乃至般若波罗蜜者,未来之世亦复如是。】这个时候,释迦牟尼佛告诉寂意菩萨摩诃萨说:善男子,就好像我现在用我的佛眼看过去,十方世界像一个佛国土打碎成微尘一样...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